|
編輯推薦: |
《求索秩序》是沃格林的五卷本《秩序与历史》的终章,这本书虽然并未最终完成,但它初步搭建起的思想框架,不仅对前四卷的厚重内容进行了理论层面的总结,也展现了沃格林宏大广博的学术雄心;《秩序与历史》系列虽然是对人类过往秩序类型的回顾与总结,但它对人性的探索与反思,却都明确地指向了现代社会的种种沉疴,而《求索秩序》无疑是对这一主旨的集中展现。
|
內容簡介: |
作为《秩序与历史》系列终章的《求索秩序》,通过对柏拉图、赫西俄德和黑格尔的深刻分析,集中阐明了前几卷中关于超越的经验。沃格林致力于在此书中完成在众多现代科学的视域下重述人性的目标,并借此抵挡当下时代让人的生存产生畸变的各种力量。
由于沃格林的突然离世,《求索秩序》的论述未能充分展开,但是理论框架已基本完成。这本总结性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确立了沃格林作为20世纪重要哲学家的地位;同时,它也为读者自己对秩序的求索提供了一种典范。
|
關於作者: |
埃里克沃格林(19011985),20世纪最具原创性和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生于德国科隆,求学于维也纳大学,并成为该校法学院的政治科学教授。为躲避希特勒的迫害,1938年和妻子移民美国,并于1944年成为美国公民。沃格林的大部分学术生涯在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慕尼黑大学以及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度过。主要著作包括八卷本《政治观念史稿》和五卷本《秩序与历史》。
|
目錄:
|
目录
编者导言
详细目录
序言
导言
第一章 开端的开端
第二章 反思性距离与反思性同一性
后记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