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从提取古埃及木乃伊的DNA到测序尼安德特人的全基因组
从冷战时期的单枪匹马到全球大协作背景下的往来轶事
古DNA领域奠基人的一手回忆,一线科研工作者的立体人生
|
內容簡介: |
1856年,也就是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的三年前,在德国杜塞尔多夫以东约10千米处的尼安德河谷,清理采石场的工人发现了一个头盖骨和一些骨头。几年后,这些遗骸被鉴定为属于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尼安德特人。他们是谁?大约于3万年前消失的他们,是否与现代人类有过混血?我们体内是否还留存着尼安德特人的古老基因?
本书的作者斯万特帕博(Svante Pbo)通过古DNA技术,大胆且严谨地探索了以上问题。《尼安德特人》既是他对古DNA领域从兴起到日趋成熟的*手行业记录,同时也交织着一位科研工作者,真诚面对困惑、失败、质疑、成功与更多未知的精彩经历。从古埃及木乃伊到获得*个尼安德特人线粒体DNA序列,再到发表*个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从瞒着导师开展实验,到冷战时期前往民主德国获取样本,再到全球科研协作背景下的交流轶事帕博在古DNA领域30多年的探索,在走出非洲和多地起源学说争论之间,拉开了研究古老基因变异如何影响现代人生理的序幕,也见证了一位好奇于古埃及学的医学生到人类演化科研项目组织者的成长。请跟随本书追本溯源,一探我们如何成为人类,又是什么使我们成为人类。
|
關於作者: |
斯万特帕博,演化遗传学家,古遗传学领域的开创者之一,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学会演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瑞典皇家学会成员,英国皇家学会外籍成员。2007年被《时代周刊》评委全世界极具影响力的100人之一。斯万特帕博在尼安德特人的古DNA测序领域持续开展广泛且深入的研究,1997年与同事成功测得尼安德特人的线粒体DNA,2010年在《科学》发布尼安德特人基因组草图。
|
目錄:
|
探索现代人起源的不同尝试 吴新智 iii
科学领域的文学之作,文学之作中的严谨科学 马未都 v
科学家的好奇心 赖旭龙 viii
见证新科学分支的诞生和发展 付巧妹 xi
前 言 xiv
第一章 尼安德特人横空出世 1
第二章 木乃伊与分子 26
第三章 放大历史 42
第四章 实验室里的恐龙 56
第五章 人类受挫 72
第六章 联络克罗地亚 87
第七章 新 家 94
第八章 多地区起源的争议 106
第九章 细胞核测试 117
第十章 向细胞核进发 125
第十一章 启动基因组计划 140
第十二章 硬骨头 156
第十三章 细节中的魔鬼 172
第十四章 绘制基因组图谱 183
第十五章 从骨头到基因组 190
第十六章 有基因流动吗 201
第十七章 初 瞥 212
第十八章 基因流动 220
第十九章 替代人群 234
第二十章 人类的本质 243
第二十一章 公布基因组 254
第二十二章 不同寻常的手指 267
第二十三章 尼安德特人的亲戚 282
后 记 297
注 释 301
索 引 310
出版后记 3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