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为厉以宁纪80年代在北京大学讲授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西方经济学史相关课程时,阅读西方经济学著作后所写的读书笔记,以及为一些经济学著作所撰写的序言等,共计28篇。内容涉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领域内西方众多经济学派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凯恩斯、熊彼特、萨缪尔森等代表人物和他们对世界经济学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理论观点,劳动力市场的相关分析,就业与通货膨胀间的相互关系,以及西方经济学说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所产生的影响等。
|
關於作者: |
厉以宁,江苏仪征人,1930年生于江苏南京,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1955年毕业后留校工作、任教至今。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非均衡的中国经济》《中国经济改革与股份制》《罗马拜占庭经济史》《工业化和制度调整》《希腊古代经济史》《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19782018》等。
|
目錄:
|
上册:
宏观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 001
评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和公共目标》 029
希克斯对凯恩斯经济学说的解释和评论 052
当代西方宏观福利理论述评 079
萨缪尔森《经济学》剖析 096
关于消费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171
关于比较经济学的几个问题 202
维克赛尔和瑞典经济学传统 245
爱德温坎南和伦敦学派的形成 285
美国罗斯福新政的经济理论依据 326
当代西方经济思潮 357
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协调的理论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参考意义 389
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五十年 401
下册:
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的提出 415
自然失业率假说与货币学派的就业对策 426
劳工市场技术结构的分析 456
劳工市场社会结构的分析 486
劳工市场地区结构的分析 514
合理预期学派关于就业问题的基本论点 547
关于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的研究 565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长期就业趋势的论述 586
从传统西方福利经济学到新福利经济学 606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及其演变 66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