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AIGC驱动工业智能设备:系统设计与行业实践
》
售價:NT$
505.0

《
中国人的日常(茅盾文学奖获得者、《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文集,描绘中国人的日常百态,洞悉社会的世道人心)
》
售價:NT$
301.0

《
走进具身智能
》
售價:NT$
407.0

《
我讨厌我自己:重建内心秩序,找回自己内心的光明
》
售價:NT$
301.0

《
人类迁徙(BBC驻外记者先锋之作,另类视角的人类简史)
》
售價:NT$
296.0

《
数学真有用:生活中的数学智慧
》
售價:NT$
254.0

《
数学思维的力量
》
售價:NT$
332.0

《
大学问·清承明制:明清国家治理与社会变迁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目前,绿色交通有关政策已初步实施并取得一定成效,已有少数城市获得交通运输部绿色交通城市称号,但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异巨大,其交通现状及有关治理政策迥异,有必要对不同城市的交通绿色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归纳形成原因及有效路径,对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促进资源节约与生态保护,缓解城市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书为交通蓝皮书的*本,由北京交通大学林晓言等著。全书分为四个部分:*部分为总报告,第二部分为指数篇,第三部分为专题篇,第四部分为国外案例篇。总论部分立足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城市交通总体态势并进行了展望,认为中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增长稳中有序;共享 交通模式热潮涌现,风险并存;城市交通存在智能化趋势,北京、广州位于前列。同时,提出了城市交通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完善绿色交通规制体系,二是要提升公共交通服务质量,三是要鼓励推广新能源汽车发展,四是全面采用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方式。指数篇从功能、经济、社会、环境、治理五个方面入手,构建城市交通绿色发展指数,对38个主要城市做评价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指数分解、区域比较与满意度评估测算。经济基础、政府财政情况、政府管理效能、城区人口增长率与居民交通出行意识习惯影响着城市交通绿色发展状况;从典型城市交通发展状况而言,资金投入、道路设施规划与土地利用、交通管理策略、绿色交通政策及文化建设等因素是形成绿色交通良好态势的主要手段。从指数分解与区域比较来看,东部地区经济指数具有极大优势,中部地区生态指数和社会指数发展*为突出,西部地区环境指数相对偏高,东北部地区社会及环境指数相对较好。从经济、社会、生态提出绿色交通的实现路径,要针对不同的城市规模采取不同的交通发展对策。专题篇分别对北京市建设可持续交通体系、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中国网约私家车监管问题做深入剖析。国际案例篇介绍了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波特兰等城市交通发展经验,为中国城市交通发展提供启示。
|
關於作者: |
林晓言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工业经济学、北京交通大学技术经济学、北京交通大学运输经济学专业经济学学士、硕士、博士。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北京交通大学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责任教授,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交通发展研究基地主任,首都高端智库北京综合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技术经济学会运输技术经济分会会长,中国铁道学会经济委员会秘书长。曾任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分院院长、国家863重大专项高速磁浮交通技术总体组专家。
主持及参加过京沪高铁、京九铁路、兰新高铁、青藏铁路、上海高速磁浮机场线等铁路重大工程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多次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中国技术经济学会优秀成果奖等科研奖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高铁经济理论解析框架及演化路径研究。代表著作有《高速铁路与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轨道交通公益性与经营性平衡新模式》《高速铁路服务质量与市场竞争》《铁路的民营化改革与市场融资》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