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形引擎开发入门:基于Python语言
》
售價:NT$
704.0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
售價:NT$
184.0

《
重访五四新文化:思想与观念(跟随杰出学者的脚步,走进五四思想的丰富世界)
》
售價:NT$
469.0

《
流人系列04:幽灵街区 午夜文库
》
售價:NT$
352.0

《
迷宫的线团:培根自然哲学著作选
》
售價:NT$
403.0

《
国际战略与安全形势评估2024-2025
》
售價:NT$
602.0

《
魔鬼的代言人
》
售價:NT$
245.0

《
九型人格2:发现你的人格类型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1.涉及红学众多核心问题。全面考察《红楼梦》研究的热点、重点问题,理清研究思路。2.综合红学多种研究角度。集文献学、文学批评、比较文学方法、人物研究等多种研究于一体。3.论证科学严谨,证引材料广博。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作者红学研究的一部力作,在书中,作者对关涉《红楼梦》一书的诸多方面进行了考证论辩和解析。主要内容包括《红楼梦》作者的考辨、版本源流的考证、内容和主题的解析、比较文学研究中的《红楼梦》、对红学史的反思,*有还有一些对红学家本身的研究。对《红楼梦》研究中的热点、核心问题进行了全面详细的论述,其中包含有诸多红学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作者通过详细的论证和翔实的文献考辨,可以为进一步的研讨相关问题提供借鉴。
|
關於作者: |
段江丽,女,汉族,湖南洞口人,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文化研究》副主编,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曹雪芹研究》轮值主编,中国俗文学学会常务理事。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专科(19851988)、硕士(19901993),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19972000),浙江大学中文系博士后(20002002),京都大学人文科技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12013),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16年24月)。主要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小说理论、性别文化、日本汉学等。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学遗产》《红楼梦学刊》《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专著6部,完成或者正主持进行校级、省部级及国家级课题多项。
|
目錄:
|
目 录
总 序序自 序第一章 关于作者 1第一节 著作权问题 1第二节 生卒年问题 7第三节 祖籍问题 11第二章 关于版本及相关问题 22第一节 版本介绍 22第二节 关于版本源流 25第三节 关于甲戌本《凡例》 38第四节 关于脂砚斋和畸笏叟 40第五节 关于后四十回 42附:关于《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论争(19211949) 53第三章 关于内容和主题 74第一节 索隐种种 74第二节 自叙传与自传性小说 82第三节 小说批评派的种种主题说(19041949) 100第四节 1949 年之后《红楼梦》主题研究述评 121第四章 关于比较与翻译(19001949) 137第一节 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上) 137第二节 比较视野下的《红楼梦》(下) 164第三节 外国人名、作品名的翻译问题 184附:制表主要参考文献 194第五章 红学史反思 196第一节 错位的批评 1954 年红学运动的学术价值反思 196第二节 红学史之我见 214第六章 当代红学家研究 227第一节 点滴成波涛浩荡若巨川冯其庸先生红学研究综论 227第二节 辨伪求真,守望学术 254第三节 大道无术,治学在诚 284第四节 书评 307
|
內容試閱:
|
序 近二十年,红学研究在经历了时代风雨洗礼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如果我们心平气和地进行观察,就会发现一大批励心学问的青年学人以新的学术视角、新的研究方法著书立说,打破沉闷守旧的现状,开拓出一个充满生机的新红学天地。在这支充满朝气又能埋头精研学问的队伍中,有一位从湘江水畔走进北京大学、毕业后在北京语言大学任教的段江丽教授!正是这位湘妹子用了二十年时光写了厚厚的三大本红学著作红学三书!前月,当段教授携即将问世的书稿前来舍下求教并嘱为红学三书中的第二本《红学研究论辩》写序,我既感惭愧,亦生感慨后生可畏也!段教授告辞后,我仔细地翻阅她送来的书稿及红学三书的说明之后,决定接受段教授的嘱托,写下这篇小序:一是借此表达我对段教授辛勤治学精神的钦佩之意!二是借序说几句我对当代红学的期待心情。其一,《红楼梦》是一部千古不磨的经典之作,宜登四库,增富百城。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为华夏儿女自应代代爱惜、传承曹雪芹用血泪铸成的《红楼梦》,为民族争气,为时代争光!其二,红学既为学术,自应坚持百家争鸣的方针,而不是个人争名!历史千百次告诫我们:一时之争在于力,千古之争在于理!理不在,名何以存焉!其三,《红楼梦》诞生于十八世纪中叶,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时移世迁。尤其是这部巨著文备众体,森罗万象,且因历史文献的缺失,给今日的研究带来许多困难。特别是近百年来,红学研究中论辩迭起,乃至几挥老拳。延至今日,烽烟四起但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人埋头书斋、沉心钻研文本呢?拙见:《红楼》不厌百回读,书中自有颜如玉!我坚信,大道无术,治学在诚!最后,我想说,段教授的红学三书的结集出版给我们治学者很多启示。立志学术研究,贵在既有开拓山林、独辟新径的勇气,又有伐木成材的眼光,方能修成正果。《红学研究论辩》全书收入有关作者、版本、内容与主题、比较与翻译、红学史以及当代红学家的访谈与著述的评论,足见作者治学视野之开阔性,搜集史料之丰富,评论之语的准确读之,深有一部当代红学史之感慨!愿读者在段教授的引领下走进当代红学大厦,一睹当代红学研究的流光异彩!愿与段教授与读者诸公共勉!前贤有云:江山代有才人出!我信焉。胡文彬戊戌岁桂秋,于古月山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