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唐才常之死是否关乎张之洞的帝王梦?
年少伤逝、内心柔软的谭嗣同,是否早已洞悉荒凉无常的死生命运?
为何恩科状元张謇最终走上实业之路,而落魄秀才王韬开辟了中国近代报业?
百余年前的求变者们在后世得到了怎样的纪念与继承?
◎余世存作序,朱学勤、吴思、许知远联合推荐。
◎所谓求变者,也是一批囿于时势的应变者。在对中国命运的焦灼关怀中,他们各自的行动方式和价值选择,呈现了一个关键时代的复杂与曲折。
◎近代史的问题仍然是今天的问题。当代人仍是求变历史链条中的一环。
◎本书围绕历史人物的个人生平而非宏大事件,以地理现场为注脚,结合历史情境与其故里后人的当代境况,为历史的回望与重构提供了思考的张力。思想之深邃,文采之斑斓,使本书兼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
內容簡介: |
19世纪中叶以后,新的思想和改革之举纷纷登场,其中充满了梦想、幻灭、阴谋和流血。一批求变者有意无意地把自己置身于近代中国政治、社会变迁的转折之处,在中西对峙中醒悟又彷徨。他们不愿苟同,不安现状,试图刷新观念,更新传统,并以此改变国家和个人的命运。
本书为带有游记色彩的历史随笔,聚焦于推动近代中国观念变化的这一批变革者,如徐继畬、张之洞、严复、谭嗣同、王韬、张謇、沈家本、梁启超等人。
作者游走于过去与当下,重访历史现场,通过考察人物思想变迁及其历史背景,描绘出别具一格的中国近代史图景,为历史的回望与重构提供了思考的张力。思想之深邃,文采之斑斓,使本书兼具史学价值与文学价值。
|
關於作者: |
李礼,资深媒体人,法学博士,现任《东方历史评论》执行主编,著有(含编著)《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民国前传》《转向大众:晚清报人的兴起与转变(1872-1912)》等。
|
目錄:
|
序我们仍是求变历史链条中的一环余世存 001
第一章新世界 001
第二章中西 026
第三章批评家 059
第四章彗星 087
第五章盗火人 118
第六章理想国 154
第七章村治 190
第八章修补与破坏 215
第九章从前的迷梦 242
第十章黄花岗 269
后 记 2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