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517:全球视野下的“奇迹之年”
》
售價:NT$
449.0

《
经纬度丛书·靖康之败:从太原之战到汴京之围
》
售價:NT$
398.0

《
基因密码:生命探秘之旅
》
售價:NT$
403.0

《
AI摄影与后期:高清细节、真实质感创作与商业应用
》
售價:NT$
500.0

《
旷野人生2: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52.0

《
指挥文化: 1901—1940 年美国陆军和德国武装部队的军官教育及其对二战的影响
》
售價:NT$
398.0

《
科举1300年(中国读书人的阶层跃迁之路,读懂中国历史,无法绕开的科举1300年)
》
售價:NT$
449.0

《
为了治愈:改变医学的 30 个诺贝尔奖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微光青年批评家集丛》(*辑)是由上海文艺出版社策划出版的一套大型当代文学批评丛书。丛书着眼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领域,遴选当代文学批评界的70后80后青年批评家,希冀通过他们的专著,梳理中国当代文学及批评在新世纪的生长脉络,并藉此途径,呈现中国社会变革发展的图景。丛书名微光取自鲁迅给白莽诗集《孩儿塔》作序: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步以此喻意丛书集合当代文学新锐青年批评家,以谦卑而又自信的态度,为文学批评界带来新的声音;以笔下之微光,洞烛世事变迁之文字,映照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前进。
|
內容簡介: |
鲁迅一生都保持了对博物学的浓厚兴趣。本书在细致梳理鲁迅一生涉及博物学方方面面的基础上,通过一个又一个的追问,层层推进论述,深入探讨鲁迅的博物学爱好如何产生、发展,对他个人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让他的文学呈现出哪些独特性。希望借由这样的讨论,触摸到鲁迅心灵的更多面向。
|
關於作者: |
涂昕,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南京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博士。现为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在《文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上海文化》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爱好博物学,著有《采绿追寻自然的灵光》。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1 多方搜求
2 影写与辑录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1 矿物学
2 进化学说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4 科普读物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2花鸟诗笺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1 问题的提出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3 本根、白心、神思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1 复古与革命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一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1 个体与共生
2 互为主体性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附录二: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附录三: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