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时刻人文·臆造南洋:马来半岛的神鬼人兽
》
售價:NT$
296.0
《
心智、现代性与疯癫:文化对人类经验的影响
》
售價:NT$
857.0
《
周秦之变的社会政治起源:从天子诸侯制国家到君主官僚制国家(历史政治学与中国政治学自主知识体系论丛)
》
售價:NT$
857.0
《
时刻人文·信用的承诺与风险:一个被遗忘的犹太金融传说与欧洲商业社会的形成
》
售價:NT$
469.0
《
同与不同:50个中国孤独症孩子的故事
》
售價:NT$
301.0
《
开宝九年
》
售價:NT$
250.0
《
摄影构图法则:让画面从无序到有序
》
售價:NT$
505.0
《
论僭政:色诺芬《希耶罗》义疏(含施特劳斯与科耶夫通信集)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明清之际的出洋留学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从思想的转变,到理论的探索,再到政策制度的确立,一系列体制上的完善使得西学现象越来越普遍。这种留洋浪潮的背后反映的是思维的转变、教育的兴起。
|
內容簡介: |
基于大历史和大教育的研究范式,构建中西文化理解的分析框架,提出中国主体观的研究理论模式偏重以思维衡量标准,即注重考察明清之际到清末时期中西文化理解进程中存在的中国主体意识的阶段发展与深刻变化,从而深入探析明清之际以来中国思想理论和社会实践的文化基础,探索其中形成与发展的深层根源,进行文本的解读与历史的诠释,阐述内涵特征、递嬗过程与影响作用,由此深刻揭示中国近代化思维发展逻辑形态特征。
|
關於作者: |
严加红,祖籍安徽省桐城县,安徽省安庆市宜秀区人。教育和文化学者。提出中国近代化研究的中国主体观理论模式,中国特色大教育系统思想理论,日本型文化、社会与教育理论。出版专著《教育转型的文化诠释清末中国西学教育思想研究》(2018)、《后羿计划与嫦娥计划应对日本型文化侵华的策略构想》(2016)、《大教育系统札谈在中国与日本之间》(2015)等9( 1)部;合作著述或编著《高等学校办学模式研究》(2005)、《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2005)、《高等教育论纲》(2003)等11部;发表论文《现代社会与教育思维模式探析》《中国公共教育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及其问题解决对策》《教育近代化思维发展的逻辑形态特征探析》《旧制日本文部行政模式的发展及其特征分析》《领导培训形式变革论析》等学术成果62篇,全国中文核心 CSSCI期刊论文21篇;主持或参与省部级、司局委托、学院规划等课题15项。专业研究领域:文化哲学与近现代教育,教育战略与政策,大教育及其系统理论,日本型文化、社会与教育理论,领导培训理论与教育领导培训研究。
|
目錄:
|
目 录
导 论 001
第一章 文献综述 033
第一节 西学东渐与中学西传 033
第二节 西学输入及其本土化 040
第三节 中西文化理解与清末中国出洋游学游历045
第二章 理论基础 053
第一节 西方研究理论模式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054
第二节 理论基础Ⅰ:社会开放系统理论 064
第三节 理论基础Ⅱ:交互文化理解理论 069
第四节 理论基础Ⅲ:文化现代性理论 078
第三章 中国主体意识的兴盛:西学东渐与采西学思想的合流 089
第一节 明清之际传统中国西学东渐的兴衰与采西学思想的 初萌 090
第二节 清代前期传统中国西学东渐的再兴及其社会影响 104
第三节 清末中国采西学思想的发展及其层次的递嬗 114
第四章 弥合中西的理论探索:中体西用到新学思想的过渡123
第一节 清末中国中体西用思想的集成及其历史价值 123
第二节 清末中国新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38
第五章 出洋学习西学取向的确立:清末中国出洋游学游历的政策制订与制度形成 153
第一节 清末中国洋务前后出洋游学游历与游记 154
第二节 清末中国出洋游学游历政策制订的环境因素 164
第三节 清末中国游学游历美欧政策的制订 169
第四节 清末中国出洋游历制度的形成 180
第六章 出洋学习西学中介的出现:清末中国游学游历美欧的遇挫与游日浪潮的掀起 187
第一节 清末中国游学游历美欧的遇挫及其现实成因 188
第二节 清末中国游日政策思想的生成 96
第三节 清末中国游日政策的制订与发展 216
第四节 清末中国游日浪潮的掀起 221
第七章 出洋学习西学内涵的深化:清末中国游学游历美欧的赓续及其政策发展 230
第一节 清末中国游学游历美欧的赓续及其政策表现 231
第二节 清末中国庚款游美政策的兴起及其历史影响 255
第八章 思维发展与时代创新:中国近代化思维发展逻辑形态特征 267
第一节 对外开放思维发展的逻辑模式 268
第二节 西学输入及其本土化的逻辑过程 273
第三节 传统及其内外部现代性因素交互作用的逻辑关系 278
中西文化理解与中国主体观的兴盛:以清末出洋游学游历为实证个案
第九章 历史启示与现实借鉴:教育近代化的经验及其现代价值 284
第一节 教育近代化研究的初步结论284
第二节 清末中国出洋游学游历的现代启示 298
第三节 创新贡献、存在的问题与深化研究的建议 307
附录 人生哲理诗文存稿 319
参考文献 32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