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税的荒唐与智慧:历史上的税收故事
》
售價:NT$
500.0

《
图式疗法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人间游戏:人际关系心理学(500万册畅销书《蛤蟆先生》理论原典,帮你读懂人际关系中那些心照不宣的“潜规则”)
》
售價:NT$
203.0

《
伟大的遗址(亲历100座人类文明考古奇迹)
》
售價:NT$
959.0

《
秦汉国家的思想、信仰与皇权政治
》
售價:NT$
1000.0

《
反卷社会:打破优绩主义神话(一本直面焦虑与困境的生活哲学书!)
》
售價:NT$
388.0

《
偶然事件(命运总是欺软怕硬,你不认命就会赢!)
》
售價:NT$
255.0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編輯推薦: |
1.当代教育名家、著名课程学者钟启泉教授力作,呈现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一些线索。本书是在《课程的逻辑》(2008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版出版10年间广受读者喜爱。此次再版,钟教授基于核心素养教育思潮的背景,瞄准核心素养的课程,以及基于课程的教学,对原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
2.聚焦课程文化的创新和课堂教学的重建,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评价、课程政策以及教师角色等范畴的问题,旨在回答我国学校课程改革进程中直面的一系列课题。
|
內容簡介: |
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
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和诉求是什么?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伴随着知识社会的进展,学校的功能与作用在发生变化。学校不再是知识的配给所,学校的首要课题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今日的学校必须为明日的社会造就拥有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因此,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
钟教授认为,瞄准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基于课程而实现的教学,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学习,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本书中,作者聚焦课程文化的创新和课堂教学的重建,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评价、课程政策以及教师角色等范畴的问题,旨在回答我国学校课程改革进程中直面的一系列课题。
本书是在《课程的逻辑》(2008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自2008年*版出版以来,广受读者的喜爱。此次再版,钟启泉教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以及课程的教学对原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此次作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系列丛书(全三卷)中的第二卷出版。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
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共同趋势和诉求是什么?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是什么?如何进行课程改革?
伴随着知识社会的进展,学校的功能与作用在发生变化。学校不再是知识的配给所,学校的首要课题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今日的学校必须为明日的社会造就拥有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因此,从知识本位向素养本位的转型,是当今时代课程发展的逻辑。
钟教授认为,瞄准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基于课程而实现的教学,以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体验到的学习,这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因此,在本书中,作者聚焦课程文化的创新和课堂教学的重建,围绕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策略、课程评价、课程政策以及教师角色等范畴的问题,旨在回答我国学校课程改革进程中直面的一系列课题。
本书是在《课程的逻辑》(2008年版)的基础上修订完成的,自2008年*版出版以来,广受读者的喜爱。此次再版,钟启泉教授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以及课程的教学对原书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此次作为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系列丛书(全三卷)中的第二卷出版。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校变革系列丛书简介
本系列丛书试图针对我国的教育现实及其发展愿景,展望学校变革中的实践性、理论性、政策性的课题,围绕改革实践中令人困惑的教育现实问题,展开理论探讨,提供种种思路。《教育的挑战》,旨在把脉教育转型的大势,勾勒我国学校教育变革的图像;《课程的逻辑》,旨在寻求课程发展的逻辑,梳理我国基于标准的课程设计与教学范式的改革课题;《学校的变革》,旨在瞄准学校变革的重心,对新的学力论与学习论展开阐述。
|
關於作者: |
钟启泉: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学部委员(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评议组成员。《全球教育展望》杂志主编。著有《核心素养十讲》、《现代课程论》、《现代教学论发展》、《读懂课堂》、《课堂研究》、《课堂转型》、《课堂革命》、《班级经营》等。
|
目錄:
|
引言 寻求课程发展的逻辑
上编 创新课程文化
1 论学校课程改革的价值转型
2 课程改革: 挑战与反思
3 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检视课程思潮的一种视角
4 学校知识与课程标准
5 概念重建与我国课程创新与《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作者商榷
6 新世纪学校课程的创造
7 探究学习与理科教学
8 研究性学习:课程文化的革命
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实质、潜力与问题
10 综合实践活动: 含义、价值及其误区
下编 重建课堂教学
11 知识隐喻与教学转型
12 知识建构与教学创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
13 对话与文本: 教学规范的转型
14 新课程背景下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及路径
15 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
16 批判性思维及其教学
17 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与展望
18 教材的概念与教材创新的课题
19 建构主义学习观与档案袋评价
20 课程人的社会责任何在
原出处一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