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当代法国史学界里程碑式的历史著作。
1993年法国*国家学术奖法兰西学术院戈贝尔大奖获奖作品。
2016年傅雷翻译出版奖入围作品。
lieu de mmoire(记忆之场)这一概念因此被收入法国语文词典。
从文化-社会史语境中回溯历史,写作手法精彩具故事性,是讨论历史与记忆问题不可错过的作品。
本中译本从原书5000页135篇中精选了11篇;全译本翻译出版工作正在进行。
|
內容簡介: |
《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moire)是当代法国史学界深具影响的历史著作之一,汇总了法国集体记忆史研究成果。全书以诺拉所提出的记忆之场(les Lieux de Mmoire)这一概念为核心,通过对记忆场所的研究,探询残存的民族记忆,以期找回法兰西群体、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本书出版以来,反响强烈,被译成多国文字,而lieu de mmoire这一概念也迅速流行,并于1993年被收入《大罗贝尔词典》(Le Grand Robert de la langue franaise)。
中译本从原书三大卷近五千页中精心选取了11篇文献,按记忆与历史记忆与象征记忆与叙事三个主题组织而成。这些文献除了有诺拉亲自撰写的、阐述整套书史学思想的纲领性文章《历史与记忆之间:场所问题》,还涉及了法国国庆日、《马赛曲》、埃菲尔铁塔、环法自行车赛、贞德、法兰西共和国格言自由平等博爱、拉维斯的《法国史》和普鲁斯特等,不但有理论的观照,更有中国读者熟悉的法兰西标志性建筑、人物、事件等,兼具思想性、可读性和趣味性。
本书自2015年出版推出后广受欢迎,此次推出精装本,在装帧升级的基础上,对译文也做出了再次审校。
|
關於作者: |
皮埃尔诺拉(Pierre Nora,1931 ),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和学术编辑,著有《阿尔及利亚的法国人》《现在、国民、记忆》《法国研究》等,主编三部七卷本《记忆之场》。1993年,《记忆之场》获得法国最高国家学术奖,同年记忆之场(Lieux de mmoire)词条被收入《罗贝尔法语大词典》。2001年,诺拉当选为仅有四十名定员的法兰西学术院院士。
|
目錄:
|
中文版序:皮埃尔诺拉及其《记忆之场》孙江
I 记忆与历史
记忆与历史之间:场所问题
皮埃尔诺拉著黄艳红译
纪念的时代
皮埃尔诺拉著查璐译曹丹红校
如何书写法兰西历史
皮埃尔诺拉著安康译曹丹红校
Ⅱ 记忆与象征
七月十四日:从狂暴之日到庆典之日
克里斯蒂安阿马尔维著黄艳红译
《马赛曲》:战争或和平
米歇尔伏维尔著黄艳红译
埃菲尔铁塔
亨利卢瓦雷特著张鑫黄艳红译黄荭校
环法自行车赛
乔治维伽雷罗著孟婕译黄荭校
Ⅲ记忆与叙事
贞德
米歇尔维诺克著黄艳红译
自由平等博爱
莫娜奥祖夫著黄艳红译段星冬校
拉维斯的《法国史》:对祖国的敬爱
皮埃尔诺拉著胡蝶骜龙施雪莹译曹丹红校
马塞尔普鲁斯特对逝去时光的追寻
安托万孔帕尼翁著许方译高方校
附录一外国人名译名对照表
附录二《记忆之场》三部总目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