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叶嘉莹先生从主观到客观、从感性到知性、从欣赏到理论、从为己到为人的读诗历程。
古诗感动发生的精神力量,在历史长河和个体人生中缓缓流淌,生生不息。
护封双面印制,四方折叠,如书衣般裹住书本,展开后又可当作海报。裸脊穿线装帧,古朴典雅,气度沉静,与内容相得益彰。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收录六篇文章,续接《迦陵谈诗》,侧重古典诗歌评论。中国传统的诗歌评论多为感性品评,不重理性分析。随着近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引进,国内评诗者逐渐习惯以西方文论的思维与术语来评论中国古诗。兼有中西双重学养的叶嘉莹先生将中国传统诗歌品鉴美学与西方近代文学理论结合,既肯定了西方文论的融入可以增强古诗评论的客观性与精密性,又指出古诗评论不能脱离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与古诗创作特质。书中还有对恩师顾随的学术总结与深切怀念,并说明了《迦陵谈诗》与《迦陵谈诗二集》两本著作的创作情况,论理谨密,抒情真挚,语言典雅考究。
|
關於作者: |
叶嘉莹,号迦陵,1924年生于北京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著名古典文学专家,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自言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数十年来致力于中国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和推广工作,桃李满门,著作等身。曾在哈佛大学、北京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高校任教讲学,享誉海内外。2018年和2019年,叶嘉莹先后向南开大学捐献财产三千余万元,建立迦陵基金支持中国古典文化研究。2018年,叶嘉莹入选感动中国年度候选人。2019年,叶嘉莹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和首届南开大学教育教学奖终身成就奖。
|
目錄:
|
钟嵘《诗品》评诗之理论标准及其实践
关于评说中国旧诗的几个问题
《人间词话》境界说与中国传统诗说之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关系例说从形象与情意之关系看赋比兴之说
纪念我的老师清河顾随羡季先生谈羡季先生对古典诗歌之教学与创作
略谈多年来我对古典诗歌之评赏及感性与知性之结合《迦陵谈诗二集?后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