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奈特传(裸脊锁线版,德语直译新译本,内文附多张传主彩插)
》
售價:NT$
286.0

《
东南亚华人宗祠建筑艺术研究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字综理表
》
售價:NT$
1010.0

《
礼法融通:中国传统离婚制度及观念
》
售價:NT$
403.0

《
城市群交通系统风险与应急管理
》
售價:NT$
949.0

《
华南主要观赏树木图鉴
》
售價:NT$
806.0

《
努斯:希腊罗马哲学研究(第8辑)--宇宙与自然:古希腊自然哲学诸面向
》
售價:NT$
398.0

《
沉疴:大明最后二十年的十三张面孔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以亲切的语言诠释了诗和远方的必要性】
书中没有说教,只是娓娓道来,以爱因斯坦、冯诺依曼、奥本海默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著名科研人员的例子,有力地证明了这样一个论点:在很多时候,科学家研究的有用知识才是改变人类命运的关键所在,进而向科学界及至全社会提出,不可一味追逐实用价值,而应让思考者留有诗和远方(文中的比喻是山的另一边的风景)。
【不仅仅探索曲折科学之路,更道出人生的哲学】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首任和现任院长,两位作者的两篇文章跨度达大半个世纪,从科研说开去,不仅仅透彻地阐述了科研的本质,更传递了隽永的人生哲学。尤其是弗莱克斯纳在1939年写成的文章,自首次发表以来,历久弥新,在科学界一直备受推崇,并且启发了科学界之外的更多人,既有政治领袖、商业精英,又有无数的普通人。
【体量轻巧,值得反复阅读】
本书小巧轻便,可谓微言大义、字字珠玑,值得反复阅读,随着读者阅历的变化,每次读完都会有新的感悟。
|
內容簡介: |
四十年来,科研资金紧缩,导致资源更多倾斜于实用或实际的成果,以创造能够带来即时价值的产品。这样的大背景下,专攻紧迫的显著问题是否才是明智之举?事实并非如此。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的创始董事、曾帮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的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在其经典作品《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中描述了一个有关科研的巨大悖论。那些纯粹由好奇心驱动而无关应用的对深层问题的探索,往往能催生*伟大的科学发现,带来*革命性的技术变革。简单的例子:没有量子力学,就没有电脑芯片。
这本小书包含了弗莱克斯纳于1939年写就的那篇永不过时的文章,以及高等研究院现任院长罗贝特戴克格拉夫的一篇新作。戴克格拉夫在文中指出,弗莱克斯纳对无拘无束地追求无用知识这一价值观的捍卫,在当今时代的意义更甚于20世纪初。他讲述了在过去的那个世纪里,基础研究如何引发了重大变革;解释了它为何既是创新的先决条件,又是社会和文化变革的*步。他提出,唯有在自然与人文科学领域真正重视并大力资助由好奇心驱动的对无用知识的追求,社会才能获得更广博的智识,才能在当下和未来实现实质性的发展。
|
關於作者: |
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
构想、创办了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并于19301939 年担任创始董事。身为美国教育改革(包括医学训练和实习)领域的杰出人物,弗莱克斯纳对知识、学术诚信和学术理想的发展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致力于好奇心驱动的基础研究,这所研究院至今是他遗产的核心所在。
罗贝特戴克格拉夫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院长、利昂莱维教授,数学物理学家,为弦理论和科学教育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戴克格拉夫是荷兰皇家艺术与科学院前任校长,国际学术合作伙伴协会主席,以及杰出的公共政策顾问和科学与艺术倡导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