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周期与财富
》
售價:HK$
108.9

《
STEM科学新知:炫酷科技
》
售價:HK$
75.9

《
文化的曜变:日本国宝中的唐风汉骨
》
售價:HK$
86.9

《
好孕,从卵子开始(第3版)
》
售價:HK$
86.9

《
父母会规划,孩子能成才
》
售價:HK$
65.8

《
为何家会伤人(2025版) 新增1.5万字“原生家庭20问” 知名心理学者武志红代表作
》
售價:HK$
68.2

《
戈特曼情感大师系列6册:爱的沟通+幸福的婚姻+幸福的家庭+幸福婚姻的10大敌人+爱的博弈+当婚姻中有了孩子
》
售價:HK$
659.3

《
吐司三明治自己做最好吃:102款花样吐司+85款爆款三明治+11款轻食沙拉+5款灵魂抹酱
》
售價:HK$
43.8
|
編輯推薦: |
崔述,是清代乾嘉时期的重要学者,他的《诗经》学研究在清代《诗经》研究中是独具特色的,他和姚际恒、方玉润一起被归为清代《诗经》学的独立思考派(夏传才《诗经研究史概要》)。其疑古精神,对于顾颉刚古史辨派的影响巨大。
《读风偶识》则是崔述《诗经》学研究的专著。全书共分四卷,近十万字,主要对《诗经》中的十三国风中各篇的诗旨进行了通论性质的评论。具有主经文、本人情、通政教、阐大义等学术特点。
所谓主经文,即主于体会经文,不敢以前人附会之说为必然。崔述继承了朱熹的学术方法,不但对《毛序》的说法不盲从,对于朱熹本人的说法亦不盲从。所谓本人情,指崔述在分析盲从旧说者的心理时,特别善于从生活中事例出发,分析人之常情,既有说服力,又十分生动。所谓通政教,是指崔述在论述诗旨时,特别注意揭示诗篇的政治教化意义,而较少涉及具体的章句训诂问题。这充分体现了其明道经世的学术旨趣。
此次出版的点校本,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个单行点校本,以陈履和道光四年《崔东壁先生遗书》本为底本,以王灏《畿辅丛书》本为通校本,参校顾颉刚编订《崔东壁遗书》本。且附录资料丰富。
|
內容簡介: |
《读风偶识》共分为四卷,并附有通论《诗序》通论二《南》通论十三《国风》,全书近十万字,书中对字词章句并未进行详细解释,而是主要对《诗经》中的十三国风中各篇的诗旨进行了通论性质的评论。崔述解《诗》,*的成就在于有历史观念,用历史观点检验《诗序》是否符合史实,以历史角度展开讨论。往往以批判《诗序》为主旨,常有创见,考证精辟,立论坚实,足以自成一家。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关于《读风偶识》的版本,道光四年(1824)陈履和在东阳县刊刻的《崔东壁先生遗书》中,就包括《读风偶识》四卷。而据顾颉刚先生考察[1],从道光四年陈履和刊刻《崔东壁先生遗书》之后,尚有六种以陈履和刻本爲底本的刊本:《畿辅丛书》本、光绪初年聚珍本、日本史学会本(即那珂通世排印本)、上海古书流通处石印本、上海群学社铅印小字本、北平文化学社铅印大字本。当然,顾先生编订的两个版本的《崔东壁遗书》自然也包括《读风偶识》。如此,《读风偶识》也曾有八九个刊本行世。不过,这些版本其实都以陈履和刻本爲祖本。
[1]參見顧頡剛編訂《崔東壁遺書》所附錄之《序目目》後顧頡剛附記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911。《读风偶识》共分为四卷,并附有通论《诗序》通论二《南》通论十三《国风》,全书近十万字,书中对字词章句并未进行详细解释,而是主要对《诗经》中的十三国风中各篇的诗旨进行了通论性质的评论。崔述解《诗》,*的成就在于有历史观念,用历史观点检验《诗序》是否符合史实,以历史角度展开讨论。往往以批判《诗序》为主旨,常有创见,考证精辟,立论坚实,足以自成一家。
关于《读风偶识》的版本,道光四年(1824)陈履和在东阳县刊刻的《崔东壁先生遗书》中,就包括《读风偶识》四卷。而据顾颉刚先生考察[1],从道光四年陈履和刊刻《崔东壁先生遗书》之后,尚有六种以陈履和刻本爲底本的刊本:《畿辅丛书》本、光绪初年聚珍本、日本史学会本(即那珂通世排印本)、上海古书流通处石印本、上海群学社铅印小字本、北平文化学社铅印大字本。当然,顾先生编订的两个版本的《崔东壁遗书》自然也包括《读风偶识》。如此,《读风偶识》也曾有八九个刊本行世。不过,这些版本其实都以陈履和刻本爲祖本。
[1]參見顧頡剛編訂《崔東壁遺書》所附錄之《序目目》後顧頡剛附記語,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911。
|
關於作者: |
熊瑞敏,男,1989年生,江西修水人,201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毕业,师从著名《诗经》学者李山教授,现为中华书局编辑。业余从事先秦两汉文学文献研究,出版有古籍整理著作《诗集传附录纂疏》(北师大出版社2013年,合著,第一点校者);传统经典故事读物《左传》(北京少儿出版社2015年,独著);《诸子锦言录》(中华书局,2020年,参编)。发表《元代诗经学研究著作对的校勘价值》(《诗经研究丛刊》第28辑)等论文若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