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赢利
》
售價:NT$
653.0

《
零线索(只有被杀,才能挽救他的人生!)
》
售價:NT$
305.0

《
成本核算的陷阱
》
售價:NT$
214.0

《
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万有引力书系)
》
售價:NT$
484.0

《
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
》
售價:NT$
528.0

《
活力物质:“物”的政治生态学
》
售價:NT$
435.0

《
哪吒传漫画(1-4册)
》
售價:NT$
396.0

《
我是时代的孩童:陀思妥耶夫斯基随笔选
》
售價:NT$
484.0
|
編輯推薦: |
作者所在的研究团队被学界称为华中乡土派,主要从事农村研究,专注于经验研究。本书在全国各地驻村调研的基础上,对21世纪中国农村的相关社会现象和问题进行细致描述,并尝试做出归纳性解释和理论上的提升。
随着21世纪农民流动性增加、城市化加剧、农业税费取消、国家资源密集下乡,农村社会的乡村治理,国家与农民关系,社会结构、价值观念、农民的人生价值和生命归属的定义等方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针对这些变化,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变化的原因和过程,作者亲自到农村进行观察、体验和记录,并给出了完整系统的解释。
|
內容簡介: |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冲击着农村社会的方方面面,使传统的血缘地缘关系,熟人社会,人情面子等观念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形塑了我国农村的新面貌和新常态。作者以实地走访调查、研究,结合观察与发现,深入思考,重新审视过去学者所提出的种种有关中国农村研究的论点,并试图就目前农村产生的现实治理问题予以探索和解答。
|
關於作者: |
杨华,1981年生,湖南郴州人。社会学博士,现为武汉大学社会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农民阶层分化和县乡治理研究。
|
目錄:
|
序 言
一 熟人社会什么样子?
家族、公私观念与村庄主体性建构 9
血缘共同体与关系共同体 17
为什么南方农民不看新闻联播? 25
熟人社会交往的公共性问题 33
无主体熟人社会的想象 43
二 农民交往如何展开?
农村人情值多少钱? 59
怎样才能成为自己人 69
气与农村老年人自杀 88
三 农民活着为哪般?
南方村落为什么很少杂姓村民? 97
村落生活中的面子 105
农民要怎么过日子 115
农民怎样使日子过下去? 125
四 农村妇女怎样生活?
婆媳关系几回合 133
农村妇女要怎样活着? 148
婚姻中的归属与爱情 158
农村妇女为自己立法 170
那些涂脂抹粉的农村中年妇女 180
农村留守妇女不弱势 186
一个农村年轻女性自杀的个案分析 193
五 乡土社会往哪变化?
熟人社会在陌生化 201
传统仪式在衰弱 209
代际关系何以失衡 217
农村纠纷性质在变化 225
自己人的纠纷怎么调解 233
农民何以迎法下乡 243
六 农民家庭怎么分化?
兄弟为什么会竞争 253
竞争压力何以传到老人身上? 262
农村血缘地缘关系在瓦解 271
不同地区农民分化的差异 275
农村中的去阶层分化现象 284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