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容簡介: |
本书将东亚及东南亚作为一个整体,从亚洲经济圈的视角讨论侨汇与亚洲金融贸易体系的关系,论述了从19世纪下半叶到21世纪华侨、华人金融网络的情况。在丰富的移民、侨汇个案研究中发现侨汇推动形成的亚太区域网络,促进了交通、邮政、商业网络、金融汇兑等环区域、环海域的国际性交流,华侨、华人因此构建了一个庞大的中华关系网。
|
關於作者: |
滨下武志,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汉学家,曾任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和龙谷大学等大学教授,现任中山大学亚太研究院院长。其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社会经济史、东亚经济史、东南亚华侨华人史等。滨下教授著述宏富,主要有《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朝贡贸易体系与近代亚洲经济圈》、《香港:亚洲的网络城市》、《朝贡体系与近代亚洲》、《中国、东亚与全球经济》,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2017年4月12日,当选为美国人文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外籍院士。滨下武志教授先后在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美国康奈尔大学、香港大学等著名学府任客座研究员、客座教授。主持了多个重要的国际学术合作研究计划,并且是日本社会经济史学会理事、《社会经济史学》编辑委员,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st Asian Studies主编、日本亚洲政经学会理事等,在国际学界中具有很高的地位。他与中国学术界和教育界也有着密切的交往,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澳门大学的兼职教授,其许多著作已被译为中文在我国出版。
|
目錄:
|
自序 华侨、华人与中华网/1
绪论 亚洲研究中的华侨研究/5
总论 华侨、华人的自我认同/20
章 华侨、华人关系网的特质/46
第二章 移民与商业关系网/83
第三章 华侨经济与民间金融/126
第四章 朝贡体系下的商业移民/164
第五章 帝国、殖民地关系中的华侨/188
第六章 香港—新加坡关系与侨汇关系网/221
第七章 改革开放背景下的“华侨状况”/247
第八章 华侨、华人、Chinese的国际迁移与华人世界/276
第九章 华侨、华人研究现状/293
终章 中华网的历史周期/315
附录/327
译后记/341
|
內容試閱:
|
中文版自序
历史上中国区域社会资金的内外部流通以何种形式实现,是我在中国经济史研究过程中为关注的基础问题。而本书所讨论的问题也正是基于该问题,并贯穿于各章节。另外,区域社会中资金外部流通的形式之一华侨侨汇,也是本书考察的主题。
随着1980年代亚洲经济的发展,华侨、华人研究日益蓬勃。从移民史到文化和社会领域,研究所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同时也强调了华侨、华人的重要作用。进入21世纪之后,在全球化趋势下,有关华侨、华人自我认同的研究也开始蓬勃发展。
在上述背景下,我开始了华侨、华人史的研究,并从相关研究中受益良多。其中特别想强调的是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的,对东南亚尤其是对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华侨华人社会的研究,及对香港、广东、福建金融业中华侨侨汇(侨批)的研究,这两项研究也是本书的主要内容。此外,侨批研究与东南亚与华南之间金融市场的历史发展,以及1980年代之后华南乡镇企业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我本人在进行调查研究的时候,也经常往返于东南亚与华南之间。
本书从1980年代改革开放时期因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展而产生的华侨侨汇、华人投资出发,由此上溯华侨侨汇的历史并探讨其作用,可以说是围绕侨批关系网展开的华侨、华人史研究。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华侨、华人研究呈现出新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本书所探讨的1970年代后半至21世纪大约40年间与华侨、华人侨批活动相关的历史研究,若能对今后的华侨、华人研究产生些许启示,我将感到万分荣幸。
值此中文版出版之际,我谨向在进行华侨、华人史研究过程中给予我指导与帮助的各位致以诚挚的谢意。并向促成中文版出版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编辑李期耀先生和翻译王珍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滨下武志
2021年2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