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余下只有噪音:聆听20世纪(2025)
》
售價:NT$
959.0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NT$
500.0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NT$
306.0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689.0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NT$
356.0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本书结合西方母性理论,探讨当代非裔美国文学中母性的书写模式、建构策略及其历史、社会文化内涵。本书重点研究托尼·莫里森、格洛丽亚·内勒、洛林·汉斯贝利、特瑞·麦克米兰、奥古斯特·威尔逊等知名作家的多部著名作品(包括《秀拉》《宠儿》《篱笆》《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妈妈》《阳光下的葡萄干》《斯苔拉如何回到*状态》《妈妈·戴》《慈悲》),通过分析文本与理论之间的对话关系,审视当代非裔美国作家在定义母性、反思母性以及重塑母性等方面的处理模式与独特态度,以此论证作家们在书写母性的过程中所彰显出的反思意识、超越精神与人文关怀。
|
關於作者: |
毛艳华 女,1979年11月生,祖籍河南商丘,文学博士在读。现就职于浙江万里学院外语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性别诗学与美国文学,在《国外文学》《浙江工商大学学报》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并完成省部级、市厅级科研与教学项目多项,参编教材多部。
|
目錄:
|
导论西方母性研究与当代非裔美国文学
节 非裔美国文学中母性书写的研究缘起
第二节 西方母性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的结构与研究思路
上篇 制度化母性的压制性、悖论性与解构策略
章 《秀拉》中“弑母”文化对制度化母性的揭示与挑战
节 “弑母”文化的父权本质
第二节 母性乌托邦的反父权表征
第三节 女性内部“弑母”的潜在危机
第二章 《宠儿》中杀婴行为对制度化母性的双重解读
节 杀婴行为中的母性选择
第二节 杀婴行为与制度化母性的概念延展
第三节 杀婴行为与制度化母性的悖论特质
第三章 消解制度化母性的内外合力:《篱笆》
节 “篱笆”悖论:制度化母性的牢笼
第二节 形同虚设的“篱笆”:反思制度化母性
第三节 重筑“篱笆”:母性赋权的内外合力
小结
中篇 母亲主体的湮没、彰显与重构
第四章 《布鲁斯特街的女人们》中的母性束缚与主体迷失
节 母性经历中的主体迷失
第二节 母亲欲望的否定与放弃
第三节 母性关怀与母亲主体意识觉醒
第五章 《妈妈》中的母亲欲望与主体彰显
节 成为身体主体的母亲
第二节 成为情感主体的母亲
第三节 主体欲望与母职之间的辩证关系
第六章 母亲主体的生成与重构:《阳光下的葡萄干》
节 “女家长”命名下的母亲主体缺失
第二节 命名消解中的母亲主体生成
第三节 操演与生成之辨
小结
下篇 母道经验的赋权能动性
第七章 《斯苔拉如何回到状态》中女性主义母道的赋权表征
节 女性主义母道中的自我实现
第二节 母子互动中的性别观念重塑
第三节 以母道取代母性的辐射性影响
第八章 《妈妈·戴》中的圣母文化与种族赋权性
节 黑人圣母形象的再现
第二节 黑人圣母与社区文化营造
第三节 圣母文化的种族政治潜能
第九章 流动的赋权性母道:《慈悲》
节 反母性行为中的母道赋权
第二节 非传统母道经验的赋权意义
第三节 母道的传承性影响
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索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