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行星猎人:贝努小行星生命起源样本采集任务全记录
》
售價:NT$
296.0

《
孙机谈文物
》
售價:NT$
551.0

《
诡舍(夜来风雨声悬疑幻想震撼之作)
》
售價:NT$
254.0

《
讲给青少年的人工智能
》
售價:NT$
245.0

《
海外中国研究·宋代文人的精神生活(经典收藏版)--重构宋代文人的精神内核
》
售價:NT$
500.0

《
埃勒里·奎因悲剧四部曲
》
售價:NT$
1426.0

《
今天我想要什么:海豹的女性漫画
》
售價:NT$
347.0

《
日常的金字塔:写诗入门十一阶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本书将艺术家与专家学者的发言、讨论录音、讲稿整理成书,各专家、学者就自身或团队的乡建实际案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讨论了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如何促进乡村经济、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21世纪中国美丽乡村等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
內容簡介: |
本书根据艺术家与专家学者2017年在宋庄树美术馆举办的“2017年中国艺术乡建论坛”上的发言、讨论录音、讲稿整理而成。各专家、学者就自身或团队的实际案例,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会议在首届北戴河艺术论坛“以艺术的力量熔铸传统与现代,再造生活新空间”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关系,促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包括传统手工艺在内的乡村文化复兴,建设二十一世纪中国美丽乡村。
|
關於作者: |
方李莉,199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8年在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8年至2009年在美国肯塔基大学做访问学者,2013年被聘为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会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北京市人民代表。出版有《传统与变迁——景德镇新旧民窑业田野考察》、《景德镇民窑》、《遗产:实践与经验》、《中国陶瓷史》、《艺术人类学》等十余本专著,并发表了《艺术田野中的文化思考》、《从遗产到资源——以西部人文资源研究为起点》《本土性的现代化如何实践——以景德镇陶瓷手工艺的传承为例》等一百余篇论文。
|
目錄:
|
序言
连辑:论艺术与美丽乡村建设(代序) / 003
开幕式
方李莉:走向“生态中国” / 026
张航:乡建与多样性 / 031
胡介报:用艺术打造百年遗产 / 034
第一单元
方李莉:论艺术介入乡村建设 / 042
张航:东莞西溪古村落项目 / 050
汪晓东:景观中的“人气” ——以平潭县竹屿湖景观规划设计为例 / 055
梁克刚:世界上最小最简陋的美术馆 ——石节子美术馆 / 065
何崴:乡建 ——以艺术的态度 / 073
胡介报:书院吉水,中国智库 / 080
王路:乡村记忆·技艺 / 082
评议与讨论 / 086
第二单元
于长江:共识共生:茶村乡村建设模式探索 / 091
马晓威:构建“软城市” / 096
谢旭斌:美丽乡村与文化记忆 ——以湘西五宝田村公共空间的景观规划 设计为例 / 108
安丽哲:传统与当代 ——艺术参与乡村建设的两个模式 / 117
王永健:后工业社会城市艺术区遗产传承与景观生产 ——以景德镇陶溪川的调查与研究为例 / 123
赵倩:戏曲与乡建 / 138
冯莎:艺术在地实践中的田野问题:从“仇庄项目”“碧山计划” 谈起 / 143???
任珏:“文旅 城镇化”模式下的乡村复兴 ——艺术新地景带来的启发 / 157
左光雯:站在历史和未来中间 / 162
评议与讨论 / 168
第三单元
方李莉、李思辰:站在历史与未来的中间:闻香·西溪 / 177
杨晓华:艺术的力量 / 183
王巨川:“互联网 科技 文化”的乡村建设 ——关于乌村打造高端休闲度假村落的启示 / 186
王建民:艺术乡建:对村民观念和知识体系主体性的尊重 / 193
刘霞:艺术机构的跨界 ——艺术乡建探索实践 / 195
评议与讨论 / 198
第四单元
色音:北京前门东街四合院历史与现状调研项目思考 / 207
赵旭东:艺术乡建与乡村文化 / 209
朱俐安:让艺术情怀落地的结构思维 / 211
李宏复:以艺术名义介入乡渔生活 / 217
李修建:艺术乡建案例反思 / 219
评议与讨论 / 221
闭幕式
公益拍卖环节 / 242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