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22832937.jpg)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台北人(2024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22534176.jpg)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518451128.jpg)
《
万千心理·成人情绪障碍跨诊断治疗的统一方案:应用实例
》
售價:NT$
602.0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520740715.jpg)
《
让孩子更有力量:赋权型家庭教育指南
》
售價:NT$
305.0
![白夜追凶(上下)](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513357678.jpg)
《
白夜追凶(上下)
》
售價:NT$
500.0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300327846.jpg)
《
财富、战争与智慧——二战股市风云录
》
售價:NT$
602.0
![纳特·特纳的自白](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72621369.jpg)
《
纳特·特纳的自白
》
售價:NT$
383.0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21770001.jpg)
《
低空经济:中国经济发展新引擎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沃尔夫森历史奖得主新作,《金融时报》2020年度图书、美国军事史协会杰出图书奖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亚历山大沃森继《铁壁之围》后又一一战史力作,以东线战场鲜为人知的关键性战役,为一战研究开辟全新领域。
一战东线战场上关键性战役,改变一战进程,并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帝国
以无能著称的奥匈帝国军队,在落后的普热梅希尔要塞中坚守了六个月之久,阻止了俄国军队西进的野心,为德国突袭俄国创造了条件,一战进程由此改变。这场被后世遗忘的战役,让人们重新审视一战东部战线的重要性。
现实版《好兵帅克》,东欧战争上的《西线无战事》,揭示奥匈帝国末日前的疯狂和混乱
本书以文学化的笔调细致描绘了无能的帝国统治、纸上谈兵的主帅和他昏庸荒唐的军令、胆小怯弱的军官和未经训练就被拉去送死的可怜士兵,以及挣扎在后方的无辜市民……讽刺性地展现了奥匈帝国的腐朽和荒诞。
再现战争对社会和人性的巨大破坏力
战争本身不是重点,作者用大量篇幅展现了战争前后要塞中的社会生活和军队状况。面临绝境,城中暴力、腐败滋生,人们陷入疯狂的猜忌和仇视之中,军人也不顾城防,享受末日前后的放纵。
|
內容簡介: |
普热梅希尔要塞位于波兰东南边陲,毗邻乌克兰,历来被战争与民族冲突所困。一战前期,俄军包围普热梅希尔要塞,希望快速拿下要塞、进军中欧,然而在奥匈帝国孱弱守军的抵抗之下,围攻意外地坚守六个月之久。
这是一场影响一战进程的重要战役,也是高烈度的围城之战。在恐惧支配下,普热梅希尔城陷入疯狂、猜忌、暴力、放纵之中。本书通过细致描绘要塞的日常细节,以及军队、民众的心理状态,再现了战争对社会与人性的巨大破坏力。腐朽无能的帝国统治、纸上谈兵的主帅和他昏庸的军令、胆小怯弱的军官和未经训练就被拉去送死的可怜士兵,以及挣扎在后方的无辜市民,构成了一幅混乱而残酷的战争图景,终拖垮了奥匈和沙俄两个古老帝国。
这座要塞是中东欧民族矛盾的炼狱,也是反犹主义的中心地带。一战结束后,由这场战役生发出的民族矛盾越演越烈,终演变成20世纪人类的悲剧,并开启了中东欧反犹浪潮和民族冲突的序幕。
|
關於作者: |
[英]亚历山大·沃森(Alexander Watson)著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教授,曾于剑桥大学任学院研究员、英国科学院博士后研究员。著有《漫长的世界大战》《铁壁之围:一战中的德国和奥匈帝国》等书,曾获得沃尔夫森历史奖、古根海姆-莱尔曼奖军事史奖等荣誉。
|
目錄:
|
序
溃不成军“英雄豪杰”暴风速攻阻碍重重孤助无援饥肠辘辘后一战
终 章 深入黑暗
附录一 1914年奥匈帝国军队的组织架构
附录二 1914年俄国军队的组织架构
注释
参考文献
索引
致谢
|
內容試閱:
|
终章 深入黑暗(节选)
次世界大战在中东欧引发的仇恨和暴力经过几十年的酝酿,爆发了难以想象的恶性流血冲突。这个地区各地都笼罩在这样的阴云之下。1914—1915年的围城战,伴随着危险、饥饿和分裂,敌对情绪进一步激化,并且这种情绪只会进一步加剧。尽管这座城市不再是前线,但随着战火愈演愈烈,饥饿和死亡也在步步蔓延。波兰民族主义爆发了。现在罗塞尼亚人是波兰人了,他们对社会地位的渴望也在增长,也不愿放弃普热梅希尔。1918年秋,当奥匈帝国解体,战争的胜利者,尤其是美国总统威尔逊承诺为中东欧人民实现“自主权”时,普热梅希尔内部分歧很大。11月3—4日晚,乌克兰独立主义群体发动了一场政变,想要夺取这座城市的控制权。波兰人奋起反抗。有几十人伤亡,5名平民死亡。当乌克兰起义军在11日和12日被赶出城外时,胜利者们发动了一场大屠杀;这只是这段时间内多次大屠杀中的其中一次。犹太商店遭到抢劫。商店的主人遭到殴打。一位叫亚伯拉罕·罗特(Abraham Rotter)的犹太老人也被杀害。
在1914年的战争之后,普热梅希尔一直没能回到多民族和谐共处的状态。可以肯定的是,种族紧张的局面早在冲突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犹太人和乌克兰人不再是一个多民族帝国的组成部分,而是在一个信仰天主教的波兰人建立的国家中不受信任的被边缘化的少数民族。为了赢得东加利西亚,波兰立即与羽翼未丰的西乌克兰共和国进行了一场恶战。1919年7月的后胜利和1923年国际联盟对其主权的承认巩固了波兰对该地区的控制,该地区被明确更名为“东部小波兰”(Maopolska Wschodnia)。对此,乌克兰激进分子从未接受。比起波兰政府承诺的自治和同化政策,他们更相信暴力,而且程度比1914年以前任何时候都更为严重。恐怖主义就此产生。20世纪20年代初,在普热梅希尔附近,有人试图炸毁火车,并袭击驻扎在旧城遗址的波兰士兵。分子的行动不仅是为了反对波兰的统治,更是为了挑起波兰人和乌克兰人之间的矛盾,甚至是仇恨。任何与波兰人合作的乌克兰人都会被暗杀。在普热梅希尔,悲惨的受害者是受人尊敬的教育家和乌克兰女子师范学院院长索夫龙·马特维亚斯(Sofron Matwijas),她于1924年9月1日被谋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