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221178336.jpg)
《
汗青堂丛书·晚清风云(4册套装):帝国的切口 清朝与中华传统文化 太平天国运动史 冲击与回应
》
售價:NT$
1948.0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514624120.jpg)
《
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增订珍藏版)
》
售價:NT$
2540.0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101166248.jpg)
《
历史的严妆:解读道学阴影下的南宋史学(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500.0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8/9787214291264.jpg)
《
海外中国研究·江南:中国文雅的源流
》
售價:NT$
347.0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23606759.jpg)
《
迟缓的巨人:“大而不能倒”的反思与人性化转向
》
售價:NT$
352.0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y24/12/9787505759206.jpg)
《
我们去往何方:身体、身份和个人价值
》
售價:NT$
305.0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59873163.jpg)
《
大学问·批判的武器:罗莎·卢森堡与同时代思想者的论争
》
售價:NT$
449.0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http://103.6.6.66/upload/mall/productImages/24/47/9787523609248.jpg)
《
低薪困境:剖析日本经济低迷的根本原因
》
售價:NT$
301.0
|
編輯推薦: |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张军教授 解答时代之问的重磅新作
如何畅通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如何激活新经济活力,助力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改革之路中理解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底气?如何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塑世界经济新秩序?
全面了解如何在千变万化的经济世界中立于不败
在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下,如何避免经济内卷和劳动力内卷?在就业方式多元化的今天,从事零工经济是否可行?经济疲软、社会分化、公平缺失、逆全球化……个体如何拥抱后疫情时代?共同富裕是平均主义吗?普通人有机会实现阶级跨越吗?
|
內容簡介: |
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身处大国兴衰和世界秩序重建的时代洪流中,中国如何走好下一程?如何引领中国经济巨轮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行稳致远?
新航程上,作为大国,中国需要持续强大的改革魄力以及可改革的发展模式。张军教授立足当下的“形”,着眼长远的“势”,全面解读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实现破局,系统阐述后疫情时代的中国经济复苏,深刻剖析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后劲。
本书聚焦中国当前宏观经济和未来发展的路径,从新基建、新能源、新消费到产业互联网、数字经济、零工经济,透过复杂的经济现象,分析背后的本质与动因,将经济学思维应用于真实生活场景,让每个人都能理解千变万化的经济世界,顺势而为、读懂时代、把握机遇。
|
關於作者: |
张军,1963年生,经济学家。“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入选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现任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经济学院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2015年荣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称号;2015年10月与林毅夫、樊纲一起荣获第七届中国经济理论创新奖;2018年荣获美国比较经济学会最佳论文奖“伯格森奖”;2020年11月荣获《中国新闻周刊》评选的“年度影响力人物”之“年度经济学家”称号。
|
目錄:
|
第一篇 畅通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如何破局
怎样才叫形成了国内大循环
“立足国内大循环”如何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稳经济要扩大有效投资而不是一味上大项目
中国经济承压时,为何总是呼吁基建刺激
中国是如何通过国际大循环实现经济追赶的
第二篇 危机中育新机:新经济和新就业助力高质量发展
从技术迭代看中国的数字经济
零工经济将重写宏观经济学吗
疫情让中国数字化转型意外提速
发展产业互联网是数字转型的一个大考
被忽视的中国底层经济活力
技术和经济变化得太快,社会科学没有跟上
第三篇 突破与挑战:高水平对外开放重建国际经济新秩序
为什么中国经济不会步日本的后尘
疫情难以改变全球对中国的经济依赖
中国经济只有尽快复苏,才能看清美国政策的影响
中国如何在经济发展中攀爬技术阶梯
中国的金融崛起势不可当
底层逻辑未变,但时代已变
第四篇 星罗棋布:城市群崛起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
超级大城市和城市群的建设对中国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上海在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中的担当
超越行政边界,深化要素配置改革
深圳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平庸的城市
大湾区的最大看点是众多有前途的制造业城市
中国城市群的胜利
第五篇 改革不息:中国经济发展之路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与进步
地方竞争,中国经济奇迹最大的秘密
最好的补贴方式是支持上游产学研结合
中国发展模式的经验与挑战,从“做对激励”到“做对价格”
中国现有的经济制度是如何成型的
2008年为何成为中国经济实力反转的分水岭
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而是共享繁荣
第六篇 底层逻辑:中国经济的韧性来自哪里?
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国经济是如何成功飞跃的
理解中国经济:上一程的终结与下一程的挑战
中国之治蕴含中国之“智”
稳增长之下如何稳预期
让经济的“子弹”飞一会儿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