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 德国将军亲撰回忆录,一部有关一战的历史书
★ 披露达达尼尔战役、巴勒斯坦战役等战事中的历史性细节
★ 详细记录奥斯曼帝国从中立到参战的过程
★ 再现德皇、素丹、将军、士兵和普通人的烽火岁月
★ 揭秘奥斯曼帝国的解体和现代中东的生成
|
內容簡介: |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国著名指挥官利曼·冯·桑德斯将军亲撰回忆录,记载了他在一战前以及战时的经历。他在一战爆发前被派往奥斯曼帝国帮助其进行陆军改革。一战期间,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战场的多次著名战役,披露达达尼尔战役、巴勒斯坦战役等战事中的历史性细节。同时详细回忆了一战期间德国参与奥斯曼帝国内政外交、德国军官指挥奥斯曼帝国参战、奥斯曼帝国的落后状况和内部矛盾、奥斯曼帝国与同盟国关系,以及德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复杂关系等情况,对于理解奥斯曼帝国解体和现代中东的生成,德国与中东关系,甚至是现代土耳其与德国及欧洲的复杂关系,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利曼·冯·桑德斯( Liman von Sanders)(1855年2月17日—1929年8月22日)。1855年出生于普鲁士的波美拉尼亚,有担任卫兵的经历。曾服役于德军第115步兵团,后转行骑兵。先后担任德军第15骑兵旅少将旅长,1911年担任德军第22步兵师中将师长。1913年德皇威廉二世任命桑德斯为德国驻奥斯曼帝国军事顾问团团长,派往奥斯曼帝国帮助其进行陆军改革。1914年1月,被任命为奥斯曼帝国军队巡视官。同年8月,桑德斯被奥斯曼帝国政府任命帝国第1军团指挥官。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先后参加加里波利战役、西奈战役和巴勒斯坦战役。1918年10月,奥斯曼帝国战败投降后,他作为英军俘虏。1919年2月,他被英军关在马耳他的监狱6个月,期间完成著作《在土耳其五年》的撰写。被释放后他回到德国并退役。1927年,《奥斯曼战记——德国将军一战回忆录》出版。1929年,他在德国慕尼黑市过世。
译者简介:
陈利宽,男,汉族,中共党员,河南洛阳人。2007~2011年就读于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学士学位。2011年至2017年就读于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先后获得历史学硕士、博士学位。2017年7月到延安大学历史系工作。现为延安大学历史系讲师、延安大学亚太研究中心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东史、当代中东政治与国际关系。先后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时事评论10篇,参编学术著作3部,参与主持各级科研项目5项。现为本科生开设世界古代史、中西文化交流史等课程。
|
目錄:
|
第一章到土耳其的缘由1
第二章利姆普斯将军与鲍曼将军:君士坦丁堡的军官外交团12
第三章世界大战前的军事顾问团17
第四章土耳其在世界大战初期的中立19
第五章土耳其参战27
第六章高加索战场和苏伊士运河战场的战斗32
第七章达达尼尔战役战前局势40
第八章达达尼尔战役的第一阶段49
第九章达达尼尔战役的第二阶段68
第十章达达尼尔战役期间土耳其其他战场的危机85
第十一章1916年几条战线的情况90
第十二章F集团军组建前的战况124
第十三章F集团军141
第十四章土耳其其他战场151
第十五章1918年3月1日前的战况159
第十六章1918年3月的巴勒斯坦前线163
第十七章1918年4月的巴勒斯坦前线176
第十八章第二次约旦战斗181
第十九章1918年6月的战况194
第二十章1918年7月的战况205
第二十一章1918年8月的战况210
第二十二章敌人1918年9月19日的大进攻221
第二十三章1918年10月撤退到阿勒颇250
第二十四章结局262
英译本后记266
译后记267
|
內容試閱:
|
序言
陈利宽等人翻译的《奥斯曼战记——德国将军一战回忆录》(Five Years in Turkey)是一部有价值的历史人物回忆录。
该书作者利曼·冯·桑德斯原为德意志帝国第二十二步兵师中将师长。1913年6月,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1年多,他被德皇威廉二世任命为德国驻奥斯曼帝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他在外交部门工作过多年,但从未到过奥斯曼帝国,而这次任命却使他身不由己地卷入一次大战。在大战期间,他指挥奥斯曼军队先后参加了达达尼尔战役(加里波利战役)、西奈战役和巴勒斯坦战役,有很多个人心得。西方人的一个传统是写回忆录,许多政治家写的回忆录洋洋洒洒,充斥着大量细节和作者的心理感受。而本书有所不同,作者行文简洁,叙事清晰,同样也包含了具体事件的诸多细节和个人评论,它既反映了军人不苟言笑和严谨的处事风格,又是作者作为战败国军人身份的真实写照。
对于一个地区的历史包括中东地区的历史,人们主要是通过教科书来了解的,而教科书的重点是一个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关系,战争并非重点。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比第二次世界大战),教科书的主要内容是欧洲战场的战事,如著名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马恩河战役等;至于奥斯曼帝国的战事,有的书几乎不置一词,或者一笔带过,最多提一下达达尼尔战役。因此,普通读者,甚至一些从事中东研究的学者,对大战期间奥斯曼帝国的战事所知甚少。事实上,奥斯曼帝国的战事牵制了俄国、英国和法国的军力,从南线支援了德军在北线的作战,并对邻国保加利亚随后加入同盟国一方参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奥斯曼军队的战斗力有限(在这里不讨论战争的是非问题)。
由此,本书作为一个在战前已经在奥斯曼军队中任职、战争开始后亲自指挥战事的德国高级军官的回忆录,无疑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例如,作者提供了以下重要的情况。
第一,战前德军卷入了奥斯曼军队的内部改革,德国军官还直接在奥斯曼军队中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