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中国书画中看不见的身体》一书是博雅系列中的一本,书中系统并完整论述了中国书画中的隐性架构和表现性动作,指出中国书画是由意、气、势、笔所组成的新整体。
|
內容簡介: |
《中国书画中看不见的身体》一书运用现代视觉理论,对比西方美学传统,对中国古代文人画及其与书法的关系中所包含的理论内涵进行了梳理。导论对中国绘画理论的形成背景进行了概述。前两章讨论了中国古代绘画中的线的特征,但并不是形式主义地谈论线。而是论述了关于线的“徒手性”、“书画同源”理论内涵、关于绘画工具使用的态度、不同画种的地位、绘画中墨的地位、描写之辨,以及线的顺序、绘画与下棋、一笔画的美学含义、“便”作为美学概念,等等。通过这些讨论,展现出一些常见的美学概念中深刻的哲学含义。第三与第四章讨论“动作”问题,从可见的线回溯到对作线的动作的思考。这其中包括作为表演的绘画、表现性动作与表演性动作的区别、笔触的力量与画家的力量、气势、韵律性运动、时间等方面的内容。第五与第六章集中讨论画家、绘画与所画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回到手与眼的关系上来。在这两章中,主要讨论怎么穿透世界的表面而达到内在的真实,对待形似的态度,六法中所隐藏的双重倾向,神、理、真,与看的方式,以笔取真之道,以及意在笔先,超越色彩,等等。第七章是全书的总结,试图证明一个由表现性动作所组成的整体的存在。论述中西不同的关于美的观念,不同的对书写性的态度,对有机整体的挑战,两种整体性,以及后得出一个结论:存在着一个由意、气、势、笔所组成的新的整体性。
|
關於作者: |
高建平,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现任中华美学学会会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长。曾任国际美学协会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著有Aesthetics and Art: Traditional and Contemporary China in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回到未来的中国美学》、《西方美学的现代历程》、《中华美学精神》等近20部学术著作,发表中英文论文200多篇。
|
目錄:
|
引论 中国社会和文人画
壹 线的特性
贰 线条之间的关系
叁 绘画的动作之一:表演、表现和力量
肆 绘画的动作之二:势、韵律和时间
伍 画家、绘画与所画对象:穿透世界的表象
陆 画家、绘画与所画对象:通过动作展示自我
br
柒 表现性动作的整体
注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