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创业思维:从0到1的实战笔记
》
售價:NT$
356.0

《
家庭财富管理指南
》
售價:NT$
398.0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NT$
296.0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NT$
653.0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NT$
296.0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NT$
398.0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NT$
587.0
|
編輯推薦: |
1.当精神分析遇见中国文化,开启精神分析本土化的创新,整合现象学与精神分析视角,贴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烫贴中国人的内心世界,让你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力量。
2.以温和的好奇拥抱人生,修通内在的心理困扰,不疾不徐,从更高更宽广的维度读懂身体和心灵。
3.双色精美印刷,活泼原创插画,为你“划重点”,轻松阅读。
4.著名心理学家吴和鸣先生推荐序,一门助人助己的心理学必修课。
|
內容簡介: |
西方心理学并非能完全解释、解决中国人的心理困扰。当精神分析遇见中国文化,当西方心理学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产生属于当代中国的心理学。
著名资深心理咨询师张沛超创新采用了八对维度,深入结合中国社会、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变迁,融心理学理论、精神分析、哲学于一体,从更核心、更符合中国人的层面分析当下人们的心理痛苦和心理变化,突破西方心理学的局限,贴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生活,诠释出中国化的精神疗法,让你更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心理,还你一个中国语境下的心灵启发。用中国的心理学,给予你生命之光。
|
關於作者: |
张沛超,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哲学博士,拥有跨学科综合型的学术背景。资深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性心理治疗师,现为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注册系统注册督导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被誉为“国内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整合与本土化、文化与精神病理学。在国际刊物《心理学前沿》《国际应用精神分析杂志》,以及国家核心刊物《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中国公共卫生》《武汉大学学报》等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出版著作有《过好一个你说了不算的人生》《我的内在无穷大》等,参与编写《临床心理学》,译著有《人类本性》等。
|
目錄:
|
第一讲 传统与自在——从现象、文化、解释中理解精神分析
第二讲 时间与空间——一切都发生在时间和空间里
第三讲 语言与身体——语言与身体必定是相互缠结的
第四讲 主体与客体——我们最舍不得的恰恰是承担痛苦的主体感
第五讲 因果与因缘——人生没有对照组,无法简单归因
第六讲 情结与情节——绕不开的俄狄浦斯情结
第七讲 编制与编织——从传统里获得编制
第八讲 事故与故事——故事就是一连串的事故
课后加餐:对家庭的动力性理解
|
內容試閱:
|
序 事件及对事件的描述
吴和鸣
我记得小时候是用煤油灯的,与之相关的活有打煤油、擦灯罩,然后就有了电灯。电灯的出现是一个事件。通了电,不记得什么时候就有了“夹谷机”。在有夹谷机之前,如何把谷壳和米分开,就完全没有印象了,成了一个谜,一个总忘了去问的谜。
如果要去问比我更老还活着的人,就显得很唐突,可能因此忘了问。夹谷机的出现也是一个事件。像我这样还活着的老人,这一生经历了一个大事件,即直接从古代来到了现代,至今都晕晕乎乎的。那不是幻想中的穿越,是像幻想一样的现实经历。于是,一半的魂断在古代土砖的房子中,有天井、亮瓦、织布机的老房子中,与古老的祖先、鬼魂纠缠在一起。
来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新的纪元,一个个新的时代扑面而来,就有了实实在在的编制问题。古今中外都挤到编制中来了。旧社会过来的人、乡里来的人、农民工,还有海外华人、中国哲学、中医……各种帽子满天飞,合适的或不合适的,争取来的或被赐予的,每个人毕生要戴许多帽子,时刻表明其立场、位置,制约其言语、行为。精神分析,或DSM、ICD颁布,更新了帽子,可以选择、试戴,直到合适为止。人被截断成两截,一截是编制中的身份,一截是虚无缥缈的魂魄。这必然貌合神离、头重脚轻。
在晃晃悠悠中搬起石头,很容易砸到自己的脚。按弗洛伊德的说法,这是创伤,但并不是意外。可以当成张沛超说的“事故”。把事故转化为故事,是在粉碎性骨折的彻骨之痛中,寻觅、招回魂飞魄散中飞走的魂、散掉的魄。失去魂魄太久了,已经不认得了,就是它们操纵事故的发生,它们可能在实施报复。
现在敞开了,透过痛,可以一窥内在满满的邪恶,伏魔是也;以及在邪恶包围中无处藏身、瑟瑟发抖的自己。
张沛超拣出一个“承”字:“这个‘承’的态度就是不否认、不扭曲、不装作遗忘,也不把它投射给他人,就是用心诚也。当他有这种态度的时候,他能在内心完成承接、承受、承认、呈现、成立、成全、成为、澄清、澄明、撑开、撑起的这些过程。”太难了,现在要止痛,现在要看上去很美,不要清创,不要固定,太痛了,不要!不要!明天化脓、截肢也没关系,那是明天的事情,明天再说。先让今天心满意足地过去。
在弥合创痛的过程中,创生了无限的智慧。那个应该挺身而出的主体被消解为因缘,情节被改编成喜剧桥段,语言变成华丽的外衣,罩在千疮百孔的身体之上。最后引用痖弦的诗句:“接吻挂在嘴上,宗教印在脸上,我们背负着各人的棺盖闲荡!”“他们用墓草打着领结,把齿缝间的主祷文嚼烂。”
如此大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