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小习惯,好成绩(漫画版)
》
售價:NT$
269.0

《
盛夏光年
》
售價:NT$
254.0

《
赢利
》
售價:NT$
653.0

《
零线索(只有被杀,才能挽救他的人生!)
》
售價:NT$
305.0

《
成本核算的陷阱
》
售價:NT$
214.0

《
与哀伤共处:经历父母离世的年轻子女(万有引力书系)
》
售價:NT$
484.0

《
德礼之间:前诸子时期的思想史
》
售價:NT$
528.0

《
活力物质:“物”的政治生态学
》
售價:NT$
435.0
|
內容簡介: |
马克思并没有明确提出劳动力产权实现的概念,但在其理论中却蕴藏着这一方面的丰富思想。本书从逻辑起点、前提条件、关键因素、科学界定等四个维度进行系统阐释,既对西方一些错误观点进行了回应和批判,也对实现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同步提高、构建和谐劳资关系、实现新型合作经济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新观点、新论断。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从从理论适用性、价值意蕴、政策含义三个方面展现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的当代价值,这为当前我国解决劳动报酬过低、践行共享发展理念、推动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等提供参考和借鉴。
|
關於作者: |
周建锋,湖北红安人,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经济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兼任福建省《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部社科基金等多项课题,在《经济学家》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近30篇。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相关概念与文献综述
第一节劳动力产权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二节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我国理论界的相关研究
第四节文献评述与本书的基本观点
第二章劳动力产权实现的逻辑起点: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易
引言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是否意味着公平
第一节西方理论中的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观
第二节马克思对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的分析
第三节马克思关于如何实现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的分析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三章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前提条件:劳动力价值实现
引言等价交换是否意味着劳动力产权实现
第一节马克思研究劳动力价值实现的客观历史条件
第二节劳动力价值实现的内涵
第三节劳动力异质性与劳动力价值的实现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四章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要素:对西方利润分享制度的阐释和批判
引言西方利润分享制度是否意味着劳动力产权实现
第一节马克思视角下的利润分享的本质含义
第二节资本主义利润分享制度兴起的客观原因
第三节人力资本劳动者参与利润分享的两个理论模型
第四节西方利润分享制度对资本主义长期发展的影响
第五节本章小结
第五章劳动力产权实现的科学界定:利润分享制度的建构思路
引言何谓合理的利润分享制度建构逻辑
第一节马克思关于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分析
第二节劳动力资本化、利润分享与劳动力产权的跨期实现
第三节两种不同所有制企业中劳动力产权实现模型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六章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在我国的境遇:适用与应用
引言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是否适用于当今中国国情
第一节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在我国的适用性
第二节我国已经具备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客观条件
第三节我国现有利润分享制度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七章我国劳动力产权实现的价值意蕴:共享发展理念的微观展现
引言如何看待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蕴含的革命性和斗争性
第一节理解共享发展理念的几个维度
第二节共享发展理念与马克思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的契合
第三节共享发展理念对劳动力产权实现制度建构的具体要求
第四节本章小结
第八章我国劳动力产权实现的政策含义: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劳动者利益
引言促进劳动力产权实现,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第一节劳动力产权实现的逻辑起点的政策含义:引导劳动力的自由合理流动
第二节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前提条件的政策启示:健全和完善现有工资形成机制
第三节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要素的政策含义: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力度
第四节劳动力产权实现科学界定的政策含义:支持建立广泛的职工持股制度
第五节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
內容試閱:
|
前言
马克思并没直接提出劳动力产权的概念,但其理论中却蕴含着丰富的劳动力产权实现思想,我们可以从逻辑起点、前提条件、关键要素、科学界定等四个方面进行挖掘和阐释。
只要存在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易,就会产生劳动力商品使用权和所有权的分离,这是劳动力产权实现的逻辑起点。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力商品的自由交易在形式上看似公平,但在实质上却并不公平。因为私有制已经造成雇佣者与被雇佣者地位的不平等;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的结果已经被打上严重的劳动异化的烙印;劳动力商品交易并不必然是劳动者自由意志的体现,而且也不能有效地实现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的有机统一。
劳动力价值实现是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前提条件,是指劳动力使用权收益的实现,表现为工资对劳动力价值的等值补偿,即“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劳动力商品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具体体现,是指工资和劳动力价值在供求关系的影响下呈现出相一致的趋势,劳动力价值是工资的决定性因素。当增加的人力资本投入能在单位时间内为资本所有者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时,劳动者就能增强和资本所有者之间的谈判能力。
利润分享是劳动力产权实现的关键要素。劳动力使用权收益的实现对应于劳动力价值的等值补偿,从而劳动力所有权收益只能对应于剩余价值,这也就要求劳动者能分享到部分利润,表现为劳动收入高于劳动力价值。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只有当劳动力稀缺时,劳动收入才可能高于劳动力价值,西方的利润分享制度正由此转化而来。西方利润分享制度的兴起有其客观原因,现代企业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从事企业管理的企业家拥有较强的能量;拥有大量人力资本的劳动者积累了大量专用性资产,而且其积极性的发挥具有唯 “激励”而非“压榨”的特性;资本所有者面临的日益增加的社会风险需要更多群体来分担。当今西方国家的利润分享制度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只是在资本主义内部进行了相应调整,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