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NT$
296.0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NT$
454.0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NT$
296.0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NT$
403.0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NT$
1469.0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NT$
505.0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本书采用社会网络互动的研究新视角,选用多机构间互动关系作为切入点和分析单位,解答了“不同性质三方机构如何合作”以及“大学募捐执行机构是否应该服务和听令于大学行政职能部门、遵循科层制逻辑”两个问题,给出了网络互动层面的解释,为社会网络理论增加了新研究情景,可为中国大学募捐提供实践指导。
|
關於作者: |
刘黄娟,1988年生,湖北黄冈人,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访问学者。中国社会保障学会慈善分会理事,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会员,四川省民政厅决策咨询专家库专家,辽宁省民政厅公益慈善专家库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慈善文化与非营利组织管理,政社关系与基层治理。已在VOLUNTAS、《厦门大学学报》、《晋阳学刊》等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出版专著一部,在编教材一部,主持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一项。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问题的提出
第四节 研究目标和学科贡献
第五节 研究地图
第六节 小结
第二章 研究现状和相关文献评述
第一节 学科文献:大学募捐“网络”协同研究现状综述
第二节 主题文献:四类协同形成机制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文献:研究协同形成的四种理论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多机构协同形成机制解释框架构建
第一节 框架基础:网络结构中的互动关系
第二节 框架构建:网络互动视角下大学募捐协同形成解释框架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类型学划分:网络结构与互动模式
第一节 实务界对大学募捐机构间关系描述
第二节 基于机构自治的募捐网络结构类型
第三节 基于募捐网络结构的互动模式类型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案例分析:大学募捐“网络”互动—协同过程
第一节 典型案例研究说明
第二节 WH大学募捐案例:行政管理“网络”互动模式协同形成机制
第三节 HN大学募捐案例:执行者“网络”互动模式协同形成机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大学募捐“网络”协同形成整合模型
第一节 大学募捐“网络”结构下互动特征提炼
第二节 大学募捐“网络”协同形成四个机制提炼
第三节 大学募捐“网络”协同形成的三个逻辑
第四节 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第一节 结论:大学募捐“网络”互动如何能形成协同
第二节 反思:协同形成机制、逻辑与网络结构关系
第三节 建议:大学募捐多机构协同行动优化建议
第四节 展望:从网络互动到网络协同
第五节 小结
附录一:募捐“网络”和互动模式类型划分(节选)
附录二:典型案例的访谈提纲和访谈纪要(节选)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