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4月出版新書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构建研究

書城自編碼: 3924532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建筑建筑史与建筑文化
作者: 王颢霖
國際書號(ISBN): 978756809585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3-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4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柏拉图《美诺》疏证
《 柏拉图《美诺》疏证 》

售價:NT$ 449.0
山西明清寺观壁画的内蕴与社会潜流研究
《 山西明清寺观壁画的内蕴与社会潜流研究 》

售價:NT$ 653.0
莎士比亚全集十卷
《 莎士比亚全集十卷 》

售價:NT$ 2744.0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7天造一台无人机:飞控、电池、动力系统、地面站全解析 》

售價:NT$ 352.0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大地上的中国史:藏在地理里的历史 》

售價:NT$ 347.0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民法典·婚姻家庭继承注释书》(家事法专用小红书,一书尽揽现行有效办案依据:条文释义+相关立法+行政法规+地方立法+司法解释+司法文件+地方法院规范+权威案例,麦读法律54) 》

售價:NT$ 607.0
地中海四千年
《 地中海四千年 》

售價:NT$ 857.0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君子至交:丁聪、萧乾、茅盾等与荒芜通信札记 》

售價:NT$ 31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154
《西藏青海古建筑地图》
+

NT$ 1445
《坛庙建筑——天坛》
+

NT$ 365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四版)》
+

NT$ 398
《武当山道教宫观(中文版)》
+

NT$ 1010
《中国建筑(全二册)》
+

NT$ 374
《中东铁路建筑遗产价值评价研究》
編輯推薦:
学术性:面对新形势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认识与定位,亟需科学、整体的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研究,确保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
內容簡介:
本书聚焦当下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建立在对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实践、保护研究考察分析的基础上,集中于对传统营造技艺的管理制度、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等方面,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的构建进行基础性的建设与研究。同时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以问题为导向推进各项研究工作,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探讨,力求形成整体性的研究构架。本书系统梳理了我国当下对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研究的具体情况,厘清了保护思想的发展脉络,多方面探讨了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關於作者:
王颢霖,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工作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主要研究方向: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建筑遗产保护。
目錄
引 言
1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缘起与发展历程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野下的传统营造技艺
1.2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发展历程
1.3 本章小结
2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制度研究
2.1 行政管理体系
2.2 法律法规体系
2.3 保护制度体系
2.4 本章小结
3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研究
3.1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相关阐释
3.2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评估体系的构成框架
3.3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本体评估
3.4 传统营造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评估
3.5 本章小结

4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研究
4.1 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行为主体
4.2 传统营造技艺本体保护的内容与原则
4.3 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方式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保护的研究
5.1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人的保护
5.2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途径的保护
5.3 传统营造技艺传承机制的保护
5.4 本章小结
结 语 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当下与未来

参考文献

附 录
內容試閱
在 2009 年 9 月 28 日开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被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表明了中国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独有的文化遗产,还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为全世界人民所共享,具有普遍的价值。 中国营造技艺体系延续了七千余年,遍及中国全境,形成多种流派,并传播到日本、韩国等东亚其他国家,代表了东方古代建筑技术的精华。2010 年韩国继中国之后成功申报了“大木匠与建筑艺术”,2020 年日本申报了“与日本木构建筑的保护和传承有关的传统技艺、技术和知识”,显示了这项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世界意义。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的申报成功,促进了我们对传统营造技艺遗产及与之相关的文化事项的重新审视,也提示我们要将营造技艺放在人类文明与文化传承的大视野中进行再审视、再思考,正确认识、保护、传承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与责任。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和建筑历史研究领域的不断深入与扩展,有关传统营造技艺的保护和研究已经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和建筑历史研究的重要领域。人们认识到,营造技艺不只是修缮文物建筑的手段,也是文化遗产本身,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需要从新的视角对营造技艺进行全面研究。

近年来,营造技艺作为传统技艺项目,已有近 40 项被列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传统营造技艺和代表性传承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和保护对象已经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伴随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化,对保护意义与价值内涵也进行更深层次的追寻,保护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得到更充分的关注,保护工作进入分类细化和精准保护的新阶段。由于传统营造技艺在我国分布广泛,种类、流派众多,需要面对不同层面不同需求的保护现实。由于多样的技艺类型与丰富的价值内涵决定了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有其自身的独特性,需要具有针对性且符合技艺自身传承发展状况的保护策略的研究。由于当下有关传统营造技艺及其传承保护实践急需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需要对传统营造技艺的价值、传承规律、保护原则及途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王颢霖博士的这本《中国传统营造技艺保护体系构建研究》聚焦当下传统营造技艺保护的实际情况,将研究集中在管理制度、法规建设、评估体系、本体保护与传承保护几个方面,从中国传统营造技艺系统性保护的角度出发,对保护体系构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广泛而具体的探讨,在现有管理机制与法规、制度体系下,试图完善方法和规则,寻求更优的保护与传承方式,通过系统化的保护策略的研究,保障营造技艺的生命力与可持续发展,其探索精神和学术努力都是难能可贵的。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