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MySQL版)
》
售價:NT$
301.0

《
商业数据与分析决策:解锁数据资产,提高商业创新能力
》
售價:NT$
367.0

《
倾盖如故:人物研究视角下的近世东亚海域史
》
售價:NT$
357.0

《
史学视角下的跨文化研究(一): 追踪谱系、轨迹与多样性
》
售價:NT$
485.0

《
历史文本的文化间交织:中国上古历史及其欧洲书写(论衡系列)
》
售價:NT$
551.0

《
1688:第一次现代革命(革命不是新制度推翻旧制度,而是两条现代化道路的殊死斗争!屡获大奖,了解光荣革命可以只看这一本)
》
售價:NT$
1010.0

《
东方小熊日本幼儿园思维训练 听力专注力(4册)
》
售價:NT$
408.0

《
粤港澳大湾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
售價:NT$
500.0
|
編輯推薦: |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
☆讲透隋唐最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
☆突破“三省制”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
☆史学大家唐长孺、何兹全、田余庆等悉心指导
☆从顶层设计读懂唐朝由治到乱的历史逻辑
隋唐制度史经典力作——讲透隋唐最高权力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
北京大学袁刚教授的《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20世纪90年代由台北文津出版社出版,出版后成为填补隋唐制度史研究空白的经典力作,可惜几十年来大陆一直未有简体版。所谓中枢体制,指的是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作机制。具体到隋唐,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组成的“三省制”。《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不仅讲清楚了三省制的组织体制及运作机制,而且系统梳理了三省制的发展演变,揭示了三省制发展演变之于唐代的治乱兴衰,及其背后整个社会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和阶级关系的变迁。
颠覆唐代中枢体制等于三省制的传统认知——提出“新三头”体制新说
一般认为,唐代的中枢体制一直是三省制,但实际上“三省制”从隋文帝到唐玄宗只存在了一个半世纪。唐玄宗开元26年设置“翰林学士院”,开启了新中枢体制的构建。所谓新中枢体制,就是以翰林院、枢密院和中书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研究隋唐中枢体制发展演变的政治史作品。所谓中枢体制,是指国家最高权力的组织体制及其运行机制。本书以隋唐两代“三省制”的发展演变为线索,系统考证了隋唐时期三省制确立、发展、再造的过程,及其决策与行政的具体运作方式,反映了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全貌。经过系统梳理,作者特别指出中枢体制在中唐以后发生了巨大变化——以翰林、枢密、中书门下组成的『新三头』体制取代了以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组成的旧中枢,颠覆了一般认为唐朝中枢体制始终是三省制的传统认识。本书还揭示了中枢体制演变与武则天、唐玄宗时期和唐朝后期政局剧变的密切关系,是一部隋唐制度史研究的力作。
|
關於作者: |
袁刚,1953年生,江西南昌人,曾师从王仲荦先生。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已退休。研究方向为中国政治思想史和政治制度史。已出版《隋唐中枢体制的发展演变》《隋炀帝传》《中国古代政府机构设置沿革》等作品。
|
目錄:
|
序/ 006
前言/ 010
第一章 隋唐中枢体制的建立与禁省制度/ 018
第二章 三省的职能与结构/ 034
第三章 宰相制度与政事堂 / 066
第一节?宰相职与政事堂 / 067
第二节?决策机构的变化与宰相制度的发展 / 084
第四章 内朝新机构的设置与《大唐六典》的编纂 / 102
第一节?内朝新机构——翰林学士院的设置 / 103
第二节?《大唐六典》的编纂与差遣使职的盛行 / 112
第五章 三省体制的崩溃与内朝事权的扩展/ 124
第六章 唐后期新中枢体制的建立 / 146
第一节?翰林学士院的调整 / 147
第二节?枢密使的设置与宦官专政 / 157
第七章 新中枢体制的结构和特点 / 176
第一节?新中枢体制的结构和建制 / 178
第二节?新中枢体制的特点和唐后期中枢政治斗争 / 191
第八章 延英奏对制度和翰林草麻制度/ 214
第一节?延英奏对制度 / 215
第二节?翰林草麻制度 / 235
结语 / 252
附录一:图 / 258
附录二:表 / 267
参考文献 / 305
初版后记 / 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