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心理问题一直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甚至令人谈之色变,本书致力于用一种不令人害怕的方式——插画,带领读者探索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幽默诙谐的文字搭配简单明了的插画,阅读零负担。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从社会文化、神经学、心理学、集体无意识、个体经验等多个角度分析躯体化症状及身心问题的成因,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化繁为简,使用具有比喻性和强关联性的插画解读身心问题的成因,使内文更易读懂,同时破除“身心二元论”的误解,告诉读者身心是一体的,解读身体与内心情绪的关联,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自己。内文包含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恢复练习,根据插画的图解,读者可以在需要时独自完成这些简单的练习,摆脱难缠的躯体化症状。文下带有拓展阅读及引用资料,帮助有更多需求的读者获得更多知识和支持。译者为心理学相关行业从业人员,确保每个专业名词以准确、好读、易理解的形式译出,为读者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
|
內容簡介: |
你是否曾感到巨大压力,并因此失去思考能力或遗漏一段记忆?失眠已经很恼人了,大脑却在你准备入睡时不受控制地转得飞快?你会无缘无故地感到疼痛吗?你是不是渴望一个亲密的拥抱?
如果你有以上或类似的经历,是时候坐下来好好探索一下自己的身心状态了。心理创伤、焦虑、疼痛、对抚摸的渴望并非虚无缥缈,一切都与社会环境、个人经历和大脑的工作机制有关。本书旨在用一种不那么令人害怕的方式——插画,来讨论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与生理症状的关系,你可以通过图片了解大脑应对危急情况及压力的模式,并在复原指南的引导下学会让大脑解除“紧急模式”,重建对身心的控制权。
|
關於作者: |
著者简介
作者:史蒂夫·海恩斯(Steve Haines)从事医疗工作超过25年,1998年开始涉足徒手治疗领域。认识疼痛与创伤的科学原理改变了他的治疗方式;目前以唤醒身体本能与轻触协助人们更自在地移动与感受当下。史蒂夫对于瑜伽、指压、颅骶骨生物动力学与创伤释放运动(TRE)颇有研究,拥有英国整骨师执照,日常主要在伦敦与日内瓦两地生活与工作。
绘者:苏菲·斯坦丁(Sophie Standing)以伦敦为根据地的插画兼设计师,2014年毕业于金斯顿大学。对人体构造很有兴趣,经常从中寻找创作灵感。
译者简介
廖卫一,南京大学心理学本科,美国长岛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辩证行为疗法(DBT)。“春雨医生”心理学约稿作者,“神经现实”合作作者。
|
目錄:
|
导言
第一章 创伤:未竟的危机
第二章 焦虑:自由的眩晕
第三章 疼痛:无人想要的礼物
第四章 触摸:最深切的感觉
附录
出版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