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輯推薦: |
《黑格尔主义与人格》是英国观念论史上的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作品。安德鲁·塞斯对黑格尔哲学展开了尖锐的批评,认为黑格尔始终都在讨论自我意识、精神等概念,而没有领会到这些东西只是一些抽象物,唯有个体性的精神才是真实的。塞斯进而主张,我们指示为实在之根据的东西只能是人格性的。这一立场与格林、布拉德利和鲍桑葵为代表的观念论大相径庭。本书因此开启了英国观念论中的人格主义分支,极大地丰富了英国观念论哲学体系。
|
內容簡介: |
《黑格尔主义与人格》是塞斯所作的第二期巴尔福哲学讲座(Balfour Philosophical Lectures)的讲稿,是其于1886年接近冬季学期时在爱丁堡大学讲授的。该讲座所要研究的问题是在之前关于苏格兰哲学的课程最后一讲时被提出来的。该书主要包括6讲:“康德与新康德主义”“费希特”“黑格尔的逻辑与经验的关系”“作为形而上学的逻辑学:思维与实在”“黑格尔关于上帝与人的学说”“黑格尔主义作为一种绝对体系”。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类似,《黑格尔主义与人格》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哲学史著作,他从哲学史的角度分析了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等人在批判继承康德哲学传统时所展现出的思想价值。但与《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有所不同的是,本书以自我为核心概念,论述了它从康德到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发展。本书不仅仅是这种哲学发展的简单分析,它的问题意识来自当时英国观念论的传统和争论,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与格林等新黑格尔主义者的一种交锋。
|
關於作者: |
安德鲁·塞斯(Andrew Seth,1856—1931),苏格兰哲学家,英国观念论第二代重要代表,人格观念论运动开创者。
王兴赛,哲学博士,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暨哲学系副教授,中山大学实践哲学研究中心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黑格尔与马克思实践哲学、政治哲学。
|
目錄:
|
前言
第1讲 康德与新康德主义
第2讲 费希特
第3讲 黑格尔的逻辑与经验之间的关系
第4讲 作为形而上学的逻辑学:思维与实在
第5讲 黑格尔关于上帝与人的学说
第6讲 黑格尔主义作为一种绝对体系
结语
附录一 人名对照表
附录二 书目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