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光年
》
售價:NT$
367.0
《
面向2035特种加工技术路线图
》
售價:NT$
449.0
《
不可能的戏剧:洛尔迦先锋戏剧三种
》
售價:NT$
281.0
《
清史馆文人群体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NT$
806.0
《
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日本社会心理发展史
》
售價:NT$
403.0
《
康德希望问题研究
》
售價:NT$
500.0
《
十倍创新:企业十倍增长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398.0
《
艺术家的调色板
》
售價:NT$
857.0
編輯推薦:
一场学术界的权力游戏,深入学术界的隐秘角落
○ 一次超越象牙塔的思考,揭示学术界的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
一次对学术界自我反思的大胆尝试,值得每位学者和学生研读
○ 透视福柯、德里达、拉康等著名法国哲学家的“发迹史”
一窥当代学人须经历何种“摸爬滚打”才能获得其学术影响力和地位
本书通过分析和解释收集于1968年法国学术界剧变时期的经验资料,深刻揭示了学术界内部的结构和运作机制,及其对学术研究和学术人职业生涯的影响,为我们理解学术界的内在逻辑和矛盾,甚至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更是透视法国学院体制和法国学术史的重要途径。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深刻揭示学术界内部结构和运作机制的作品,探讨了学术界的社会结构和学者的社会位置,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学术研究和学术人的职业生涯。布迪厄认为,学术界并非一个纯粹的知识和真理追求的领域,而是一个充满权力斗争和利益交换的社会场域。学者们在其中争夺资源、地位和认可,而这些争夺往往受到他们的出身背景、教育背景和个人关系网络等因素的影响。作者还通过具体分析指出,学术界的权力结构与社会的整体结构紧密相连,学术界的层级和分布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不平等和阶级结构。他强调,要理解学术界的运作,就必须超越表面的学术成果,深入探究背后的社会力量和文化资本的运作机制。本书揭示了学术界的内在逻辑和矛盾,也为理解更广泛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和工具。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1930—2002),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毕业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布迪厄开创性地提出了场域、习性、资本等分析范畴,对社会学、人类学、历史学、政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译者简介
王睿琦,现供职于同济大学人文学院,巴黎西岱大学“文本与图像的历史和符号学”博士,博士论文Roland Barthes: à la recherche de l’irréductibilité(《罗兰·巴特:寻找不可还原性》),由埃里克·马蒂(éric Marty)教授指导,将由阿尔马丹(Harmattan)出版社出版。
钟牧辰,索邦大学法国文学与比较文学专业博士生,复旦大学—巴黎高师人文硕士班成员,主要研究方向为19世纪法国诗歌以及20世纪法国文艺理论。
目錄 :
目录
图表目录
总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学术人
1 一本“焚书”?
2 系科之争
3 资本类别和权力形式
4 对团体的捍卫与平衡的打破
5 关键时刻
附录1:研究资料来源
附录2:学院形态学变化[表1 (a, b, c)]、学科形态学变化[表2 (a, b)]
附录3:法国知识分子排行榜,或谁来评判评委会的合法性?
附录4:对应分析
后记:二十年后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