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如何将知识转化为行动
》
售價:NT$
356.0

《
助人技术本土化的刻意练习
》
售價:NT$
408.0

《
中国城市科创金融指数·2024
》
售價:NT$
500.0

《
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摆渡船上的人生哲学
》
售價:NT$
306.0

《
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689.0

《
反乌合之众——跳出羊群,逆向获利
》
售價:NT$
356.0

《
帝国作为装饰品:英国人眼中的大英帝国(帝国与国际法译丛)
》
售價:NT$
403.0

《
AI芯片应用开发实践:深度学习算法与芯片设计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文学家何其芳曾这样描绘知识青年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的情形——“延安的城门成天开着,成天有从各个方向走来的青年,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这城门”。知识青年之所以怀揣梦想、克服艰险,前往革命圣地延安,是因为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和马克思主义能够拯救中国。在这一信念的背后,是左翼进步思想对青年的浸润和影响。应该看到,在国民党治下,左翼进步思想的发展历程是复杂曲折的,正因如此,其结果才更值得珍视。本书以1927-1937年间北京的左翼进步思想为研究对象,从小报中的左翼思想表达、青年人的左翼行为呈现和高校中左翼思想的学术性存在三个方面,细致探究左翼进步思想的存在祥貌和发展态势,并以此揭示进步青年奔赴延安的必然性。
|
關於作者: |
裴植,山东济南人,法学博士、政治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建设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党建学。兼任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理事,北京市党史学会理事,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基地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共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曾获得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20年)。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重点项目等纵向课题5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共党史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30余篇。
|
目錄:
|
导论
第一节 论题的提出与研究对象界定
第二节 研究思路
第三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四节 学术检视:方法论问题
第一章 左翼进步思想兴起的背景分析
第一节 左翼进步思想兴起的国际国内背景
第二节 新兴社会科学的兴起与民众对其的接纳
第三节 北京城市地位的变化与思想环境的转变
第二章 1930年代“北平小报”中的左翼思想表达
第一节 小报价值的彰显与1930年代的北平小报
第二节 左翼语境下的北平小报内容
第三节 北平小报的左翼特征分析:与北平左联文章互为参照的考察
第三章 1930年代北平青年的左翼行为呈现
第一节 民国学生的“精英”身份认知
第二节 左翼社团的涌现与革命书写、革命实践的分途
第三节 未受重视的领域:中学的左翼声音
第四章 北京高校左翼思想的复杂性存在
第一节 政、学博弈下左翼思想的学术化变通
第二节 高校马克思主义研究举隅:基于北大学人的介绍
第三节 左翼思想复杂性存在的个案考察:以北京大学为例
第五章 对1927-1937年北京左翼思想的总体把握
第一节 左翼进步思想得到了进一步传播
第二节 党组织因势利导的效果逐渐显现
第三节 知识青年开始确立追求进步、投身革命的思想指向
结论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