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从荒诞到反抗:导读加缪《局外人》和《鼠疫》(谜文库)
》
售價:NT$
305.0

《
给孩子的考古
》
售價:NT$
296.0

《
文明的重建:战后德国五十年(译林思想史)从大屠杀刽子手到爱好和平的民主主义者,揭秘战后德国五十年奇迹般的复兴之路!
》
售價:NT$
505.0

《
我以为这辈子完蛋了(经历了那么多以为会完蛋的事,我还是活得好好的!)
》
售價:NT$
398.0

《
社会情绪的传递与互动研究:以情感符号为视角 (光明社科文库·法律与社会)
》
售價:NT$
434.0

《
推荐系统核心技术与实践
》
售價:NT$
505.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
售價:NT$
347.0

《
流浪的君子:孔子的最后二十年 王健文
》
售價:NT$
254.0
|
編輯推薦: |
1.大唐诗人丝路行,一部极简唐诗史;
2.诗和远方,尽在大唐诗人丝路行。
|
內容簡介: |
诗和远方,尽在大唐诗人丝路行。唐人自信开放,他们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丝绸之路上自然少不了他们的身影,长安、关陇道、河西走廊、西域道、草原道、唐蕃古道、南方丝路、海上丝路,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这些诗人在丝路上饱览风光,抒志咏怀,传唱千年。本书以这些诗篇为切入点,去感触唐人细腻复杂的情感状态,同时也揭示出丝绸之路和中外交流的发展对唐诗繁荣起到的推动作用。
|
關於作者: |
石云涛,北京外国语大学长青学者,中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首席专家,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丝绸之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要从事汉唐历史与文学、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史教学与研究。
莫丽芸,博士后研究员,出版《诗趣:唐诗里的衣食住行》《词趣:宋词里的衣食住行》《<红楼梦>里的衣食住行》等著作多种。
|
內容試閱:
|
中夕萧关宿,边声不可闻
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737)春,王维奉命出使凉州,慰问与吐蕃作战获胜的崔希逸大军,到达萧关时心态已经适应了边塞环境。如果说,在陇山时他的心情还带着初出边塞,感怀个人遭际的低徊之意,到了萧关时眼前所见的边塞是景致浩瀚苍茫,是与心中昂扬的沙场征战精神相得益彰的,于是写下这首著名的《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轻车简从,边关劳军,去处是西北边塞。这一去,犹如蓬草随风,大雁北归。只见沙漠无边,一道孤烟直上云霄;黄河蜿蜒,一轮落日尤显浑圆。行至萧关,得遇侦察骑兵,告知战场已经向前推进,主帅人依然在胜利的前线,不禁神往这支胜利之师的勃勃军威。这首五言律诗节奏轻快,“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画面栩栩如生,尽显王维“诗中有画”的诗歌特色,是描写沙漠景致的千古名句,被王国维誉为“千古壮观”。这两句首先是用字之奇。大漠之中,有烟“孤”且“直”,令人称奇。宋人陆佃《埤雅》记载:“古之烽火,用狼粪,取其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清人赵殿成说:“亲见其景者,始知‘直’字之佳。”《红楼梦》书中,黛玉教香菱学诗,让她去大量读诗。香菱谈自己读诗的感受说:“据我看来,诗的好处, 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却是有理有情的。……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若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是曹雪芹本人对王维此诗此联的赏评,在书中借香菱之口宣之。
萧关是古代西北边地著名关隘,为关中四大关隘之一。从长安出发西北行进入河西走廊,原州是要道之一,萧关就位于原州境内。萧关故址历史上屡有变迁,秦代萧关遗址位于甘肃庆阳环县城北,汉代萧关位于今宁夏固原东南,亦为唐萧关,处于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险要峡谷中,有泾水相伴。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云:“萧关故城,在县东南三十里。《汉书》文帝十四年,匈奴入萧关,杀北地都尉,是也。”萧关处于丝绸之路从长安至武威的要道上,自古就是从关中通往塞外、西域的咽喉要道和军事重镇。从萧关出东南可直驱中原;北过黄河直至广阔的草原,与丝绸之路草原路连接;向西通向河西走廊和西域。秦汉帝王出巡、汉唐文士出塞往往与萧关结缘,萧关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唐诗中常见的边塞意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