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新型无形学院:促进科学发展的全球网络

書城自編碼: 40747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者: 卡罗琳·瓦格纳
國際書號(ISBN): 9787313315748
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5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韩江黑夜的狂欢:202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韩江出道作品 》

售價:NT$ 296.0
销售的力量
《 销售的力量 》

售價:NT$ 454.0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我活下来了(直木奖作者西加奈子,纪实性长篇散文佳作 上市不到一年,日本畅销二十九万册) 》

售價:NT$ 296.0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数学分析原理(第二卷)(第9版) 》

售價:NT$ 403.0
陈寅恪四书
《 陈寅恪四书 》

售價:NT$ 1469.0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汉密尔顿关于制造业的报告 》

售價:NT$ 347.0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开放科学:人工智能时代的呼唤 》

售價:NT$ 505.0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武器化的知识:国联、自由秩序和软力量的使用 》

售價:NT$ 403.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52
《美国路人》
+

NT$ 806
《新时代工业园区绿色发展与模式构建》
+

NT$ 265
《高龄海啸: 日本养老观察》
+

NT$ 184
《乡村振兴系列图书--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
+

NT$ 1010
《医疗保障蓝皮书:中国医疗保障发展报告(2023)多层次医疗保》
+

NT$ 95
《医疗保险与生育保险》
編輯推薦:
“这是一本极为重要的学术著作……对于合作研究领域的学者和参与科学政策框架构建的研究人员来说,这是一本必 读的书。”——《国际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学会通讯》

“这本简短、深刻且易读的书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偏见,摒弃那些过时的做法。所有科学政策制定者都应阅读此书,尤其是那些认为科学是一件公共产品,并希望高质量、大规模的科学研究能够真正实现全球化的人们。”——《泰晤士高等教育增刊》
內容簡介:
20世纪是“大科学”的时代。在战略对抗和激烈经济博弈的驱动下,富裕国家的政府向本国科学机构投入了大量资金。他们通过直接资助国家科学基金会等机构以及登月竞赛等重大项目,推动了技术创新、经济增长,并提升了国家声望。然而,这种“大科学”模式使较贫穷国家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当下,科学组织形式正经历着一场深刻变革。
在《新型无形学院》一书中,作者通过定量分析和深入访谈,描绘了全球科学网络的发展轨迹和内在驱动力。她指出,从“大科学”向全球网络的转型,为发展中国家充分释放科学潜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因此,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无需盲目模仿20世纪的科学机构模式,而应通过激励顶尖科学家关注本土问题,探索将创新知识与解决地方问题相结合的新途径。本书为应对这些挑战的政策制定者提供了理论指南和行动手册。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卡罗琳 S?瓦格纳(Caroline S. Wagner),1955年出生于美国罗德岛,现为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知识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尤其是与研究、开发和创新相关的国际合作以及与此相关的公共政策是瓦格纳研究的核心。她先后获得华盛顿圣三一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乔治华盛顿大学科技与公共政策文学硕士学位,以及阿姆斯特丹大学科学与技术动力学博士学位。在2011年加入俄亥俄州立大学任教之前,瓦格纳拥有超过30年横跨三大洲的政府部门工作与政策分析经验,曾在兰德公司担任科学技术政策研究所副主任,并两次担任美国国会(科学、空间和技术委员会、国会技术评估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此外,她还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荣誉会员、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CFR)成员、《科学与公共政策》主编。
译者简介:
赵世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公共管理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政策、研究生教育治理。兼任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学专委会委员,北京市教工委、教 委首都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

吴彬,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研究方向为研究生教育、高等教育政策。
內容試閱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繁荣兴起,许多“假先知”预言民族国家会走向消亡。他们声称,在互联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资本、劳动力特别是信息,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流动性,民族国家控制跨境流动的努力被视为倒行逆施、注定失败之举。专家们预测,随着治理架构从垂直化官僚体系向扁平化自治组织转变,国家自上而下强制控制的必要性将被消解。
然而事实证明,民族国家的生命力远比预测的更持久。尽管技术确实极大地促进了各种有形和无形资产的跨境流动,但国家还是能够提供某些独特的服务。例如,民族国家不仅拥有行使“公权垄断”的权利,能够在其领土上强力推动制度的执行,也拥有足够资源来提供经济学家所说的“公共产品”,即那些私人市场不会生产、不仅用于满足个别人需求的产品。此外,世界并不是“扁平的”,国家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紧密相关,比如收入、健康、教育和就业机会,以及其他反映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我们还要意识到,除了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危害”也会接踵而来,比如全球性疾病、恐怖主义以及争夺资源的政治斗争,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在全球蔓延。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民族国家的存在仍然是必要的。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并不是所有事物都能无缝地跨越国界——国家可以持续征收关税,补贴与政府关系密切的“国家龙头企业”;限制移民流动;控制信息和思想的获取渠道,尽管对思想的控制会更困难。从理论上来说,任何违背全球化内在规定性的事物都会被全球化抑制,从而使全球化成为一个不断自我强化的系统。不过,这种说法并没有考虑到全球化本身所带来的两种力量的对抗。
然而,正如卡罗琳·瓦格纳(Caroline Wagner)在本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国际流动确实在某些领域给民族国家带来了挑战,现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就是其中之一。与技术不同,许多基础科学领域的研究本身就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这是因为,很难将个人排除在集体利益之外,更为重要的是,科学研究只有在自由开放的交流氛围中才能得以发展。新型无形学院以别开生面的方式,展现了当前科学合作的国际化程度。即使富裕国家仍然是科研资金的最主要来源,但这种由国家资助的研究,如今只能被视为一种横向社会合作过程带来的副产品,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的价值和成果,远远超出了任何对国家疆域或管辖权的考虑。
也正因如此,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网络分析理论(the theory of complex adaptive systems and network analysis)对理解科学演变至关重要。像其他社会系统一样,现代科学体系的形成是一个高度社会化过程,因此,它不能够由政府按照等级划分来规划。正如瓦格纳所说,研究者因彼此工作的互补性而相互吸引,这是无形学院的突现特征。也就是说,自组织系统会通过个体之间非计划性的互动变得极其复杂,就像生态系统一样,其最终的结果会远远大于其各部分的总和。因此,这种分布将是非正态、无标度并遵循幂律规则的。换言之,我们很难事先预测科学发现将在哪一个节点处出现,也很难事先预测不同研究人员会如何产生链接。因此,基于现代科学系统的种种特性,“弱联系”“小世界”和“节点”是理解当下科学发现进展最有用的术语。
有鉴于此,瓦格纳指出了以下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现代科学的发展无疑是一个在全球范围产生新兴社会的过程,且政府无法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尽管如此,资助现代科学的重担仍然落在了各个民族国家的纳税人身上。同时,政府继续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如何推动科学研究取得进展,如法国、日本或美国的科学规划,都是旨在用科学创新造福自己的国家。事实上,国家资助科学事业的动力,很大程度上直接来自以科学巩固国防的目的。
然而,尽管科学发展和国家福祉之间存在显著的联系,科学的发展仍然依赖一种无国界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下,知识不再是某一国家的私有物品,而是作为一种全球的公共物品,涌向那些能够最大限度打破国家壁垒的人手中。与此同时,尽管加入现代科学的网络世界无疑对贫穷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是有益的,但由于缺乏资金和人力资本,这些国家往往无法有效利用现有的科学资源。那么,科学全球化的机遇与这些国家有限资源之间的矛盾该如何调和呢?
本书认为,认识到科学活动的内在属性、网络化特征和国际化程度,是实现无国界科学研究发展的第一步。富裕国家的政府和纳税人必须认识到,科学研究是一件具有广泛外部性的事情。也就是说,科研的确可以将本求利,但这往往并不是计划性投资的直接结果。实际上,我们必须对不同的科学领域区别对待。有些领域,例如高能物理学,需要大量的、固定的、密集的投资,这就需要公开合作进行集中投资,避免重复劳动。在其他领域,例如农业研究,依赖于大量不同的研究地点,需要分散式的投资。特别要说明的是,发展中国家要避免简单复制发达国家20世纪的国家科学体系,而是要利用当前科学体系的开放性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一席之地。
显然,治理机制必须不断发展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过去的国家监管模式,是由各国政府分别建立分级监管机构,国际合作通过国家监管机构协商建立的正式条约组织进行。显然,这种过时的国家监管模式必然将让位于更灵活的治理和跨境合作模式。由中层政府组织的非正式合作是这种灵活性的重要体现,安妮-玛丽·斯劳特(AnneMarie Slaughter)称之为“政府间主义”(Intergovernmentalism)AnneMarie Slaughter, “Global Government Network, Global Information Agencies, and Disaggregated Democracy,” Public Law Working Paper (Harvard Law School, 2001).。其中一些国际合作的形式,是由非政府组织(NGOs,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和利益相关者建立并由它们直接参与监管过程。还有一些国际合作的形式,则涉及企业、非政府组织、各级政府之间的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之间的合作(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s)。出于对有效性和决策速度的追求,这些新的治理和国际合作模式似乎是令人担忧的,因为它们规避了正式的民主问责制机制,而选择了问责程度较轻、有时透明度也较低的管理机制。但是,如果治理模式要跟上社会进程的发展速度,这似乎也是必要的。以上这些,都是国际社会在21世纪面临的挑战。
从更长时间来看,科学的国际化将继续给合作带来其他类型的挑战。科学研究不仅会产生公共产品,还会产生公共威胁。比如,核武器和其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为制造成本降低而变得更加致命和危险的生物制剂,以及人类利用科学产品过程中产生的不同形式的环境损害。这些情况都使得建立国家控制的制度变得必要,就像《不扩散核武器条约》(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那样。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科学的国际化和网络化特征虽能发挥积极的作用,其也会不可避免地被滥用。
不过,在真正理解上述这些现象的本质之前,我们是无法着手应对科学进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的。对此,《新型无形学院》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帮助,这部作品不仅令读者加深了对科学现象本质的认识,并且,将科学政策讨论的话语体系,引向体现21世纪世界新特征的新范式。

弗朗西斯·福山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保罗·尼采高级国际研究学院
国际政治经济学伯纳德 L·施瓦茨讲席教授
国际发展项目主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