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牛津呼吸护理指南(原书第2版) 国际经典护理学译著
》
售價:NT$
959.0

《
窥夜:全二册
》
售價:NT$
407.0

《
广州贸易:近代中国沿海贸易与对外交流(1700-1845)(一部了解清代对外贸易的经典著作!国际知名史学家深度解读鸦片战争的起源!)
》
售價:NT$
454.0

《
精神分析:一项极具挑战性的职业
》
售價:NT$
347.0

《
产业社群:超级群体引领新经济浪潮
》
售價:NT$
316.0

《
卢布:一部政治史 (1769—1924)(透过货币视角重新解读俄罗斯兴衰二百年!俄罗斯历史研究参考读物!)
》
售價:NT$
556.0

《
机器人之梦:智能机器时代的人类未来
》
售價:NT$
352.0

《
天下没有陌生人
》
售價:NT$
286.0
|
編輯推薦: |
选择律所比找对象还难?实习期长到让你怀疑人生?案源开拓难于上青天?客户维护让你头大如斗?别怕,翻开这本书,让你笑对职场挑战!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掌握案源开拓和客户维护的艺术、“一对一”指导你打造完美合同、全面揭示各类案件的全流程操作、教你规避与预防律师执业风险、附带律师实务中常用的法律文书精编。
|
內容簡介: |
刘帅律师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脉络,细致勾勒出了青年律师从初入职场到成为合伙人的进阶之路。全书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系作者从实习律师到执业律师的成长感悟;第二部分系青年律师诉讼实务技能;第三部分阐述了青年律师应具备的素养和能力以及作者对律师行业未来的思考。本书不仅是一本业务指南,更是一部充满智慧与感悟的职业成长手册。
|
關於作者: |
刘帅1988年出生,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现为北京市金洋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担任多家公司的常年法律顾问,长期为大中型企业提供法律支持。在争议解决领域擅长经济犯罪案件、职务犯罪案件的辩护以及民商事案件诉讼。专注于企业孵化器法律风险管理领域的研究,长期为全国孵化器从业人员开展企业孵化器运营中的法律风险防范培训。
|
目錄:
|
一、避雷指南之如何选择律师事务所1
二、于无声处努力,熬过“漫长”的实习期10
三、青年律师开拓案源、维护客户的技巧21
四、像对待家人一样,接待你的当事人26
五、带上解决方案,向你的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31
六、法律法规、案例检索速成指引36
七、逐条教你起草完美的合同43
八、“手把手”教你审查、修改合同52
九、刑事案件代理精细化指引62
十、民商事案件代理全流程指引144
十一、商事仲裁案件代理全流程指引200
十二、劳动仲裁案件代理全流程指引215
十三、被青年律师轻视的强制执行案件226
十四、如何规避和防范律师执业风险235
十五、青年律师应具备哪些能力240
十六、律师的未来会怎样246
附录:律师常用法律文书汇编251
后记273
|
內容試閱:
|
一、避雷指南之如何选择律师事务所
对于法律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可供选择的职业并不是很多。很多人选择通过公务员考试后进入公检法系统,一些人选择了相对轻松、薪资待遇还不错的公司法务,也有一些人或是因为没得选、或是因为热爱而选择了律师这个看似光鲜的职业。毕业那年,我没考上公务员,大多数人走的路已经被堵上了,而公司法务也不太适合当时的自己。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当了一名律师,而且是诉讼律师。写这篇文章时,我在律师行业摸爬滚打已近十年,回头来看,我不后悔。
诉讼律师、非诉律师,自己喜欢就好。大四或研三的律所实习尤为重要,没有律所的实习经验,可能无法找出自己的兴趣所在。否则,在诉讼律师、非诉律师之间选择时,就会走不少弯路。无论是诉讼转非诉,还是非诉转诉讼,我们都需要付出时间以及专业成长停滞的巨大代价。传统的诉讼律师即争议解决律师,出入各级法院及看守所“打官司”,诉讼律师的客户多以个人、中小公司为主,工作内容为法律咨询、起诉、出庭应诉、为嫌疑人辩护、证据调查等。非诉律师,专攻私募、IPO、债券、证券等业务领域,平时出入高端酒店和大型公司,非诉律师的客户多为大型企业、金融机构,工作内容多为起草尽职调查、法律意见书等,与资本市场绑定。两者的以上对比。虽然比较片面,但是基本可以说明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的差别了。非诉律师压力大,前期工资待遇明显高于诉讼律师,但可替代性强。诉讼律师,前期工资待遇较非诉律师要低,但可替代性比较弱,没有一个合伙人在花了两年时间培养一个“有本”律师后再重新招一个“无证”助理。但无论如何,一定要做自己喜欢的事,诉讼律师也好,非诉律师也罢,只要自己喜欢,都无可厚非。在自己选择的领域,埋头苦干、沉淀几年,君可见花开。
在选定了职业方向后,就要慎重选择一家律师事务所了。如何选择一家适合自己的律师事务所呢?
第一,看律所的业务范围。律师不仅分诉讼律师和非诉律师。随着越来越细化的分工,有的律师可能会专门从事某一个方向,比如刑事辩护中的职务犯罪领域、离婚诉讼、拆迁与征地补偿、民商事争议解决、商事仲裁、知识产权、劳动仲裁、私募基金、IPO等。当然也有律师什么业务都做,俗称“万金油”律师。囿于业务范围的局限,非诉律师往往更容易、更快达到专业化。而诉讼律师,想向着一个方向不断深耕需要有足够好的运气来选对律所和合伙人。诉讼律师在成长阶段应当以“万金油”为主,先“博”而后“专”,只有各种类型的案件都办理过之后,方可在专业领域的深耕中游刃有余。做“万金油”律师,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原因,就是律师助理往往没有稳定的“案源”。如果在自己没有任何积累的时候,决定从事某单一领域,恐怕食不果腹者居多。律师助理,要先靠大众化的案件“活下来”,而后再谋求个人的专业化发展。
第二,看合伙人。合伙人的业务范围和案件量,决定了律师助理的工作内容和发展方向。很多时候与其说实习律师是在选择一家律师事务所,还不如说是在选择一个合伙人。一般来说,合伙人招聘的律师助理,在未来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内都是由一个合伙人来带,类似“师傅带徒弟”的“传帮带”模式。这种“传帮带”模式具有很强的人身依附性,即合伙人的业务范围决定了律师助理办理案件的类型。因此,律师助理在选择律所时,不得不考虑“师傅”的业务范围。如果律师助理一心想做刑事辩护,而合伙人的业务范围却是民商事诉讼或者拆迁,显然属于“不对口”。此时,建议求职的律师助理慎重考虑是否接受这份工作。另外,案件量是一个合伙人能力高低以及在某个领域是否专业的参照标准之一。大数据时代,裁判文书网、人民法院案例库、威科先行等网站均提供了查询端口。当律师助理需要验证面试自己的合伙人是否在某一个领域特别专业时,登录类似网站,稍做检索即可大致检索出该合伙人办理过的案件量。如果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在刑事辩护领域深耕十年以上的老律师,网上却查不到几个案例,那求职者就需要慎重选择了。当然,合伙人办理的案件量只是一个参照标准,并非唯一标准,不排除个别“大咖”律师仅深耕于幕后、不直接出庭这种情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