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脆弱的家庭
》
售價:NT$
347.0

《
如何让自己快速变强90天行动计划
》
售價:NT$
301.0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师应用指南
》
售價:NT$
347.0

《
Elasticsearch实战(第2版)
》
售價:NT$
662.0

《
数字经济: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的新路径
》
售價:NT$
755.0

《
炉边夜话——深入浅出话AI
》
售價:NT$
347.0

《
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
》
售價:NT$
510.0

《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研究
》
售價:NT$
3468.0
|
編輯推薦: |
清广东顺德人梁九图精心营构十二石山斋,引民间文士、地方文武官员,甚至外省人士来访、题唱,先后题赠者有119人,包括徐广缙、罗文俊、梁廷枏、李可琼、苏六朋、张维屏、黄培芳、李长荣、曾钊、陈澧、谭莹等,题赠诗篇存入《十二石山斋丛录》,成为清代岭南当地一时之佳话,十二石山斋名声因此远播京城和江南。十二石山斋于清末遭遇变故被毁,梁氏后人在故址重建,就是后来“岭南四大园林”之一的梁园。《十二石山斋丛录》虽以一园为题,却不囿于岭南园林之唱咏,书中辑录文友之诗文、掌故,实为一部集笔记、诗话、掌故、诗文集为一体的志书,内容包罗万有,无所拘囿,无所体例,颇见清末岭南文士修心怡情、诗文交际之大观。《丛录》充分体现了中国赏石文化在清代的延续。自古以来,文人名士多爱石,古有“米芾拜石”、“东坡供石”的文坛佳话,陆游亦言“石不能言最可人”。梁九图延续古人爱石的风雅,储十二石养于居室前赏之拜之,成为清代赏石文化的典型。
四、梁九图营造十二石山斋,并非追求“补天用”之宏大志向,《丛录》可见其“以石养生”的性情,代表了一种岭南士人远离天朝,偏安一隅,但求安稳过日的闲适心态,体现了岭南传统园林之功用性。
五、本书硬
|
內容簡介: |
《十二石山斋丛录》是清顺德人梁九图为记录其居室十二石山斋风雅的一部专题园林志书。十二石山斋以园中十二块形态奇异的黄蜡石为名,吸引了地方名士、诗友前来拜吟诵石,名气远播京城和江南,后来成为与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东莞可园齐名的梁园。《丛录》辑录119人题赠诗篇,计有张维屏、温训、陈澧、黄培芳、谭莹、梁廷枏、罗天池等名士,兼撮录梁氏诗友内容,多涉及人物风流、掌故杂记、书画收藏、岭南风土等,从中可见晚清岭南文人之交际,窥探文人群体赏石之精神世界。
|
關於作者: |
[清]梁九图著,李福标点校
梁九图(1816—1880),字福草,广东广州府顺德县人。道光、咸丰年间的社会名士、慈善家和诗人,岭南名园梁园的创建者之—,曾任刑部司狱。性雅淡,醉心于读书治学、游山玩水。其诗瑰丽清奇,为艺林推重,江都符葆森刻入《国朝正雅集》。著有《十二石山斋丛录》《紫藤花馆杂录》《十二石斋诗集》《岭表诗传》《紫藤馆文存》《笠亭集诗拾》《纪风七绝》《汾江草庐唱和集》《风鉴证古》《汾江随笔》《佛山志余》《岭南琐记》等。民国《顺德县志》卷十七有传。
李福标,中山大学图书馆馆员,曾著《清初丹霞天然年谱》《陈澧年谱》等。
|
目錄:
|
前言
序
卷一
吴梯秋航
陳勤勝拙補
瑞麟振堂
石宗漢芷叔
吴彌光樸園
陳體元焕巖
黄鏡湖秋帆
楊榮黼香
卷二
邵甲名丹畦
賴恩爵德卿
温承悌秋瀛
李宗簡文川
張玉堂翰生
李長榮紫黼
麥芬緑畦
何星垣竹溪
譚元龍卧樓
胡際雲錦堂
莫以枋文輿
黄文玉鏡石
釋成果寶樹
卷三
張維屏南山
吴筠竹庵
陳文瑞雲史
林澤芳芝園
潘世清瀧東
鄧伯庸異庵
廖亮祖伯雪
岑清泰鐵君
楊鯤南池
陳淦麗生
唐金華羽階
何同濟仁緒
黄承謙益齋
蘇六朋枕琴
顔薰紫虚
羅靜安綺閣
卷四
吉泰曉巖
熊景星笛江
單子廉小泉
歐陽鍇雙南
何鍾英蘭皋
黄瑞圖子剛
梁國璡漱皆
何澄鏡秋農
吴尚懋桐谷
李欣榮陶村
談子粲肖巖
張永堅雲根
卷五
徐廣縉仲升
鮑俊逸卿
吴林光薌泠
譚楷穀山
葉常春筠亭
羅文俊蘿邨
何仁鏡小範
關景泰星池
陳官蘭鶴儔
任本皋小韋
李有祺壽石
陳汝礪子鋒
簡苓仙泉
吴重源淵海
黎耀宗煙篷
卷六
馬榮椿小琴
吴炳南星儕
杜游洛川
徐同善竹君
易景陶君山
温訓伊初
陳璞古樵
陳瑩達韞堂
梁廷枏章冉
何廷旋蝸廬
潘紹經漢石
何天衢亨齋
何惠祁宋吾
曾釗勉士
招成材夢泉
吴時敏卧廬
任其芬霞邨
温子顥筠栖
鍾應元蕙樓
陳澧蘭甫
卷七
李可瓊石泉
黄培芳香石
楊方教覺亭
彭樹梅五嶺
三多堯臣
李徵霨孟夔
周子祥靈棷
曾照曉山
李聯溎莘林
梁漢雲津
譚錫朋百峰
釋純謙涉川
卷八
劉潛蛟雨湖
陳殿槐夢生
歐陽溟鯤池
楊翽羽南村
譚瑩玉生
嚴顯時甫
羅天池泩湖
梁日初介眉
胡斯錞和軒
馬儀清芸湖
曹爲霖雨村
盧小娥紅箋
李慧卿晴霞
卷九
符葆森南樵
陸孫鼎葯珊
李國龍躍門
石夢冠冠雲
蕭思諫欖軒
丁熙桂裳
何時秋泛槎
邵堅心根
陳維楨玉樵
梁今榮聖褒
附:摘句圖卷一
|
內容試閱:
|
序
昔人有云:“降德忘年,交情彌至。”僕生也晚,孤陋自慚,斗室中儲十二石,蒔花種竹之暇,時復喜爲詩歌,而騷壇名宿訪斯齋者,輒低徊不能去。或薦紳顯宦、方外閨閣之流,生平未面,亦題寄寵之,遺贈佳作,日益以多。乃命梓人登之梨棗,隨得隨録,無拘後先。詩文後間附拙著數條,俾覽之者粗得諸公梗概,而僕異日把卷流連,又益歎友朋真同性命也。道光戊申九月,石圃居士梁九圖。
十二石山齋記
十二石山齋,在石雲山之西,距先大夫祠廟僅百數武,而峰峙其東,十八墩亘其南,汾江界其北。故爲程湟溱太守蕺山之堂。太守殁,歸諸宋梅墅内史。内史殁,歸諸黄芝山户曹。户曹殁,乃歸諸余。二百年來,宅四易主矣。夫天地皆寄也,人生數十寒暑,居處、服御、玩好之物,不能長據以爲己有。而自愚者視之,則凡可以暫娱耳目者,無不竭精疲神以求焉。余之好石,毋乃類是耶?憶歲甲辰,游衡湘,歸購蠟石九已,復購石三,因顔其齋曰十二石山齋。而張南山司馬、黄香石中翰、陳拙補孝廉,俱爲之記,四方名士能詩歌者題贈盈篋。爰屬蘇靖虎山人圖之,將泐諸壁矣,客有過余而言者曰:“吾見世之貴者,高爵厚禄,出擁八騶,前呼而後隨,入則妓妾環立,爭妍鬭冶,笙歌筵宴,自暮達旦。吾見世之富者,求田問舍以遺孫子,高其倉庾,壯其棟宇,今吾子栽花蒔竹,咿唔吟諷,庭羅衆石,寂對神怡,摩挲撫弄,若有所得,抑何怪也?”余曰:“唯唯否否,吾聞米氏元章之於石也,呼爲兄矣,鄺子湛若之於石也,易以妾矣。余石十二,而峰巒陂塘,溪澗瀑布,峻坂峭壁,巖壑磴道,諸體悉備。覽於庭,則湖山勝概畢在目前,省登躡之勞,極游遨之趣,余自樂此,客無誚焉。”客默而退。乃書爲記。《紫藤館文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