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NT$
500.0

《
溺爱之罪
》
售價:NT$
255.0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NT$
305.0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NT$
551.0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NT$
305.0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NT$
305.0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編輯推薦: |
孩子为什么要了解考古?
1. 满足孩子与生俱来的好奇心
考古学是对于人类过去的一种好奇。最简单的问题——
我是谁?
我是怎么来的?
这是每个人或者所有人类都在思考的问题,而考古学恰恰就是在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
2. 让孩子安顿身心,放开视野,去掉浮躁
理解人类文明只是时间长河中的一瞬间
多元文明更需要开阔的视野
3. 教孩子做一个有教养的人
如果一个人只满足于吃喝繁衍,挣钱玩乐,考古学无关国计民生,你完全可以不去了解。
但是如果希望有历史教养和文化教养,那么尽管我说过考古学是无用之学,但无用之用方为大用,因为人类都是有文化追求的,考古学在这时才变得“有用”。
4. 对抗快餐文化,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a 考古学本质是对人类文明长河的系统性追溯,动辄以千年为计量单位。这种时间纵深能帮助孩子跳脱“即时满足”的思维框架,建立宏观历史观。
b 考古研究依赖实物证据链的严谨构建,与短视频平台的碎片化信息形成鲜明对比。
c 考古发现常颠覆既有认知,这种不断证伪求真的学术态度,恰是对快餐文化中“流量至上”“标题党”等乱象的正面回击。
|
內容簡介: |
考古,在许多人眼里,神秘而陌生,有如雾里看花。不少人提起考古,浮现在脑海的是与考古风马牛不相及的《盗墓笔记》《鬼吹灯》等悬疑探险类小说。了解多一些的,大多也止于央视“探索· 发现”频道等的纪录片叙事。近年来,网络上对三星堆遗址等重要考古遗址的解读也五花八门,更使读者摸不清门道。
考古这门学科究竟是干什么的?它又是怎么来的?考古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考古是如何来解读扑朔迷离的无字书的?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哪些信息是考古人奉献的?作为人类,作为中国人,我们是谁?“中国”又是怎么来的?众多考古发现的背后,还有哪些待解之谜有待破译?……
本书就试图解答这些问题,和读者一同走进考古的世界,与读者分享考古的发现之美和思辨之美。
|
關於作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夏商考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著有《先秦城市考古学研究》《最早的中国》《何以中国》《大都无城》《先秦城邑考古》等书。
|
目錄:
|
一、何为考古,考古何来?
考古是什么?考古在中国的发展
二、为何考古,如何考古?
考古有什么用?常用的考古方法有什么?
三、考古所见人类文明
人类的文明是什么?人类、农业、国家的发展
四、考古所见早期中国
早期中国什么样?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与待解之谜
尾声:关于当下与未来的想象
万年之后考古人如何看待如今的我们?AI对考古会有影响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