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市镇内外:晚明江南的地域结构与社会变迁(以地方权势阶层为切入点,剖析市镇兴衰与社会秩序变迁,为江南市镇研究开辟全新视角。)
》
售價:HK$
85.8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HK$
85.8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HK$
54.8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HK$
162.8

《
预见6G
》
售價:HK$
96.8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HK$
96.8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HK$
184.8

《
我们的箱根驿传
》
售價:HK$
71.5
|
內容簡介: |
本报告分为主报告和专题报告,主报告主要围绕我国 6个科技创新中心进行研究,专题报告主要是汇集了近年来区域科技发展研究团队围绕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撰写的一些研究成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主报告各章节分工如下:第一章由巨文忠、张淑慧完成,第二章由张淑慧、李莹、巨文忠完成,第三章由冉美丽、赵成伟完成,第四章由许竹青、李莹完成,第五章由于良完成,第六章由张淑慧、王罗汉、王伟楠、李莹完成,第七章由陈诗波、王雅兰、娄华伟完成,第八章由王伟楠完成。
专题报告各章分工如下:第九章由巨文忠、张淑慧、赵成伟完成,第十章由陈诗波、陈亚平完成,第十一章由巨文忠、张淑慧完成,第十二章由巨文忠、张淑慧、王伟楠完成,第十三章由张淑慧、巨文忠完成,第十四章由许竹青完成,第十五章由冉美丽、刘冬梅完成。
|
目錄:
|
目 录
CONTENTS
主报告
第一章 科技创新中心内涵 003
第一节 演变历史 003第二节 特征与功能 005第三节 成长路径与发展阶段 009
第二章 我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现状 013
第一节 建设历程 013第二节 重大意义 015第三节 主要进展 018第四节 主要经验 021
第三章 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024
第一节 科学前沿和新兴技术创新策源地 024第二节 全球主要科技创新高地 029第三节 体系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037第四节 高层次创新创业生态 041第五节 高水平开放创新 047第六节 体制机制改革先行先试 051第七节 进一步强化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 054
第四章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058第一节 全球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059
▲
▲
第二节 体系化战略科技力量 061第三节 世界级新兴产业集群 066第四节 开放创新生态系统 074第五节 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的特色路径 081第六节 迈向功能全面升级的新阶段 085
第五章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090
第一节 国际科技创新高地 090第二节 引领全球的创新型产业集群 100第三节 企业为主体的战略科技力量 106第四节 快速聚集科技基础设施 110第五节 打造全球高技术产业创新中心 112
第六章 成渝区域科技创新中心119
第一节 我国科技创新网络的枢纽之一 119第二节 西部产业创新高地 124第三节 我国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 127第四节 一流创新生态正在形成 130第五节 构筑我国科技资源战略腹地 132
第七章 武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36
第一节 引领中部崛起的动力引擎 136第二节 构建光电子信息等三大产业创新优势 139第三节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部)基地 144第四节 高质量科创生态 150第五节 增强武汉创新辐射带动能力 153
第八章 西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158
第一节 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159第二节 硬科技产业创新发展高地 163第三节 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纵深承载地 169第四节 富有竞争力的创新生态 171
第五节 科研机构与企业并进型创新模式 176第六节 打造“科技强国”建设的西北支点 177
专题报告
第九章 国家创新体系与区域创新体系 183第十章 统筹推进国际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190第十一章 优化科技创新中心布局 199第十二章 加强内陆地区布局区域科技创新中心 204第十三章 探索以都市圈为载体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211第十四章 中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比较 216第十五章 美国区域技术和创新中心计划的启示 225
|
|